对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整本书的阅读已成为社会共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自然就成为了所有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学生阅读领路人的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阅读课,进行关于整本书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交流分享。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06-01
2011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的书无论在内容广度还是思维深度上都要远胜于单篇文章,读整本的书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在大语文时代,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教会方法
在导读课上,老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兴趣等,选择导读的激趣点,让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整本书的欲望,并适时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如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主题是走进名著,上《猴王出世》这一课时,根据文本具有神话性质的小说这一文本特点,我从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入手,选择“奇”这一激趣点,抓具体词句品读分析情节之奇、人物之奇、环境之奇,学生迫切希望找到《西游记》这本书其他“奇”之所在,学生不仅有了认真阅读《西游记》整本书的欲望,更学会了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猜读等阅读方法,养成了划线、做批注、写感受、画思维导图等阅读习惯。
二、設计阅读单,提高有效性
在阅读课上,设计阅读单辅助学生阅读,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通过阅读单将思维方式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如《西游记》阅读课上,分别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奇”处做相关研究,画出情节线,感悟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奇幻有趣、引人入胜,从具体事件中体会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及妖怪神佛的不同性格。
三、尊重个性和兴趣,鼓励提问和讨论
在阅读交流课上,鼓励学生针对作品中感兴趣、有疑义的地方,大胆提问,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同学们可以有不同方面的交流:可以叙述主要内容;可以交流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探讨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品味触动心灵的语言或情节;可以交流读书体会以及读后感想等。如《西游记》交流课上,有学生提出疑问,西天取经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程是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孙悟空不背着唐僧直接飞过去呢?一语激起千层浪。有学生标画了取经的路线图,发现与丝绸之路相吻合,那么唐僧取经与丝绸之路有没有关系呢?玉皇大帝和如来佛谁地位高,更厉害?为什么那么多妖怪都与神佛有关系?……孩子们抓细节在文本中找依据,也找其他相关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宗教、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大门。
四、多元课外延伸,提升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者”“我是演员”“我爱讲故事”“趣绘西游”“玩转西游”“西游故事我来编”“细说西游”“为他写诗”等等环节进行《西游记》课后创作,学生通过表演、讲故事、朗读、绘画、音乐、戏剧、手工制作、续写、仿写、赏析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故事中的内容和人物。下面列举几首学生为书中人物创作的诗:
石猴
花果山中一石猴,逍遥自在山中走。
一日寻得水帘洞,造福众猴齐磕头。
孙悟空
日精月华育仙胞,大闹天宫任谁敢?
尽心尽力护唐僧,结识伙伴上西天。
三借芭蕉火焰山,三大白骨过难关。
赤胆忠心谁能比?斗战胜佛不一般!
唐僧
金蝉遭贬转人世,艰苦修行成高僧。
为求取得佛真经,不顾天险踏上路。
心存仁善软心肠,意却坚定不动摇。
历经九九八一难,取得真经世人传。
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刻了解文本内涵,同时提升了鉴赏能力。
综上,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老师首先要根据文本寻找到学生容易感兴趣的点,在带领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鉴赏品读中教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找资料、多讨论,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比较、归纳、揣摩、体会、形成认识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鉴赏力,逐步培养整本书的阅读的优良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