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实施的程度不断深入,整本书的阅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也不断得到推行,受到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只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阻碍。本文将在探讨整本书阅读理念的教学价值之上,促进其课程建设,推进其在课程层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整本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16-01
  一、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所在
  新课改已明确提及过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的审美情趣,在保证学生行使主動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好书,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新课改中提及到的整本书阅读理念的价值,通常情况下是相较于单篇读本而言的。和单篇读本相比,整本书更符合日常生活中自然的阅读状态,进行单篇阅读时,读者常常可以一次性的完成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而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进行梳理和整合,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和建构方法,更能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也能大大提升阅读能力[1]。
  二、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定位
  基于对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探寻,我们可知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扩展广阔的阅读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文本多角度的意义;建构合理的阅读策略四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在做具体书籍计划的时候,将这四个宏观目标转换为四个具体的微观目标。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以从以下四个小目标入手。第一,扩展阅读视野:通过阅读这篇读本,明确建构历史小说的概念;学会描述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认识小说中的熟语并能够正确运用。第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及时回顾,将新的阅读笔记和旧的笔记相联系。第三,多角度领悟文本意义: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地去理解人物形象;鉴赏小说中诗词歌赋的艺术魅力,品味古典文化的美。第四,掌握阅读策略:增强阅读的代入感,尽可能让自己融入进文本中,使自己品味小说中人物起伏和波折的经历;并且学生要学会梳理全书情节和脉络,在阅读中提取不同的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脉络,重新组织,形成自己新的思考和感悟。
  (二)课程内容选择
  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上是解决“教什么”和“读什么”的问题,在整本书阅读课程中,首先选择的读本应是业界公认的优秀的读本,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并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认知水平,在满足学生正常精神成长需要的前提之上,也要处理好教学任务和学生兴趣等以下几种关系。一是处理课标规定和学校特色的关系。课标规定的读本是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地域限制,而校本教材则是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读本推荐,课标推荐的一些阅读书目并不适用每个地方的学生,毕竟每一个地域文化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情境也就不同,对教育的需要也就不同。二是处理好教师规定和学生自主选择读本的关系。教师规定的阅读书目,通常需要借助老师的引导进行师生共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自主选择的读本,则更多情况下是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方法,边阅读边整理,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这种阅读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着学生的个性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地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整本书阅读的远景探析
  新课改开发出的目前整本书阅读模式是“1+N”,“1”是校本教材,是学校根据自己办学的特色和风格研发的一套阅读书本,“N”则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书籍,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书单,书籍的数量和风格由学生自己决定,不受限制。这种模式的制定是帮助学生在课标规定和自主兴趣选择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平衡学生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实现制定和自选的融合。
  顺应着新课改的精髓推行的“整本书阅读”思想,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书籍进行课程目标的制定,同时,教师要将整体规划和个性培养结合起来,融入到课堂教育中。
  【参考文献】
  [1]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作者简介】
  任智慧(1995~),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北华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