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农村贫困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失学情况仍存在,子女教育问题是贫困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帮助不足。
关键词: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认识
引言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质量,表现出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性。随着社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推进,农村将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才需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针对巷道乡元丰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做如下调查。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4日到12月29日,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田集镇杨寨村对农村贫困家庭共访问83户,有效访问80户。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进行了分工,一人提问,一人记录,符合要求后才全面进行调查。
一、杨寨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把“贫困”界定为经济上的绝对贫困,主要依据是农民人年均纯收入这一公认指标。根据2014年贫困线标准为人年均纯收入2800元。因此本次调查主要指在杨寨人年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家庭。
1、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状况分析:总的来说,农村贫困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以小学受教育程度为最高,分别是45%和40%;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则以初中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5%和70%;接受高中及其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为20%左右。子辈比父辈的文化程度略有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的能力,也说明了我们应该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成效评估。
2、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辍学或失学情况
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中,失学情况有点不多,未上学的主要出在少年儿童的身体上,存在上学不方便在希望子女接受教育水平方面,希望子女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比例是随排行增高,而希望子女接受大专或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随排行减少,即希望老大接受大专或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最高,高达85%,在这个比例上,有10%的家庭存在子女辍学,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37.5%以上调查表明,农村贫困多子女家庭辍学或失学问题有点严重,失学的比例随排行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同时,随子女增多,劳动力外出就业容易,重视教育的欲望降低,也可能与当前高等教育成本逐年增高和毕业后工作难找的现实有关。这导致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遭到侵犯。
3、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贫困家庭面临的问题。
家庭负担过重是子女辍学的主要原因,占15%。经个案调查,因教育致贫或返贫现象较为严重,这几年新增农村贫困家庭的数目呈增长趋势,感觉生活困难在2年以下的家庭的比例最高。可见子女教育问题主要是指子女教育的成本压力,从而衍生出其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和其受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个人几点认识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贫困家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原因是综合的,有经济上的,有教育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原因等。鉴于此,我提出如下认识: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需解决其贫困问题。单位干部职工帮助联系户脱贫致富,联系户帮助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改革和完善干部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制度,加大农村脱贫致富工作力度,搞活农村经济,扩大就业岗位,直接提升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是解决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适度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在初中,而高中及其以上者较少,只能适应基础性的工作,不能满足我国已经开始的产业升级换代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把义务教育推进到高中当然这里的高中不仅仅涵括普通高中教育,在传统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增加和完善农科教的教育层次。比如,多办一些中等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甚至半工半读性质的专业学校,培育合理的、适应就业需求的人才市场。
加强宣传,转变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急功近利的观念。调查显示,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中,兄弟姊妹的排行同希望受教育的程度是呈反比的,同时未上学的比例随排行增高,表明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对教育,大多采取一种功利的态度,如果对加大教育的投入,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就倾向于忽视对其他孩子的教育。但从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功效是滞后的、隐性的。
结语:农村贫困家庭的贫困在深层次上的表现是:获取收入的能力不足,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丧失,最终被社会排斥,失去社会政治地位,成为所谓“文化、精神贫困”者。这反映在贫困农村家庭对待教育的观念上,认为孩子能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就不错了,应该出去打工挣钱。所以要加强宣傳,让他们切实树立一种重视教育的观念,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http://www.doc88.com/p-4734133892783.htm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