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师诊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清华
医学硕士,医学类高级职称,山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席常务理事,山西省网上家长学校讲师,太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万柏林区分站站长,山西智慧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10 年心理咨询经历,长期从事未成年人心理能力提升的研究与探索。
案例一
幼儿园组织了一个“小小主持人比赛”,我家孩子主动要求报名。期间我还特意帮他找了语言表演班的老师对他要朗诵的诗歌进行了指导。比赛时间临近了,我和他说“咱们练习一下吧”,但是每次练习的时候,他不是跑开就是开小差,各种不配合,一点都不认真,从来没有完整地顺下来一次。我问他:“你是不想比赛吗?如果不想的话咱们跟老师说退出就可以,没关系的。”但是他嘴上说“不是,我想比赛”,却至始至终都不去认真练习。
我没有跟他说一定要得第一名什么的,这些都不重要,我的想法是既然选择了参加,那最起码态度要端正,但是却不去重视,不去练习,这个我觉得是不对的。
后来到了比赛那天,走到幼儿园门口,他又哭着说不进去,说没有背会,那一刻我真是又心疼又生气。我想知道孩子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是我把气氛搞得紧张了吗?真的好苦恼!
崔老师说
我看过很多小孩子的比赛,说真的,感觉小孩子多数是大人的提线木偶。你的孩子也一样,如果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和能力,让他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以自然而然的状态呈现,结果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多大的孩子,家长都要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启发鼓励,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本来报名参加比赛是一个让孩子锻炼的机会,结果却成了打击孩子自信心的事件。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家长在孩子参赛问题上过于主动,包办安排一切,急于求功。可以换一个做法:
家长:好,你报了名了,你要怎么参赛呢?
孩子:朗诵诗歌。
家长:你选了什么诗歌啊?是你喜欢的吗?朗诵诗歌是不容易的事,需要很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一起来做个计划好吗?
……
当然,前提是孩子是愿意的。孩子有了目标,有了一步步的计划,剩下的就需要你不断鼓励他。
家长承担了孩子成长的压力,而孩子只是在爱与鼓励中不斷进步。这需要家长爱的能力、教育的能力。诚然,每一位家长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爱的能力,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案例二
孩子五岁四个月,有时候会拿一些别人的小东西回家。今天在别人的店里他偷偷地拿了一个很小的指甲片,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该如何应对?
崔老师说
孩子小的时候,规则意识薄弱,又天生充满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东西就想要,他知道和人家说人家不愿意给,就会偷偷拿回家自己玩。我很欣慰这位孩子的家长没有用“偷”这个词。孩子是不明白道理的,我处理这样的案例都是通过感受通道。你一定给孩子讲过“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这样的道理,现在拿了,就要还回去。因为你不经过同意拿了人家的东西,对方丢失了心爱的物品会很伤心,那你就要把物品还回去的同时,将自己喜欢的物品送一样给对方,让孩子体会一下失去心爱的物品的感受。这样的行为处理完以后可能会再发生,再发生了再处理就好了。几次之后孩子就记住了,不私下里拿他人东西的这个规则就在孩子心里建立了。
案例三
每天早上起床,都像在进行一场拉锯战。每天从七点开始就叫儿子起床,也会放一些他喜欢的儿歌或者故事。按理说前一晚睡得也不迟,但是每天几乎都是从被窝拖着出来的,可是刚抱他出来,他又像泥鳅一样挣脱开再次钻到被窝里,这样重复好几次才能起来,刷牙洗脸也不主动。为此,我们觉得特别的烦恼。应该怎么办才好?
崔老师说
每个孩子不起床都是有原因的,看来你没有问过孩子起不来的原因。只要找到了原因,你就能够找到方法。
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也是早晨总不起床,他妈妈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她问问儿子为什么不起床然后再说。一周后,她的反馈是孩子起床已经没问题了。她给我讲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她问儿子不起床的原因,儿子说无论起多早都不是第一名。原来一家人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两口每天都早早起来操持家务,孩子总是最后起来的那个。儿子这么一说,妈妈瞬间明白了,儿子正上幼儿园,好胜心强,凡事都想得个第一名。第二天一早,妈妈在被窝里对孩子讲,你听,家里没有人起床,你要不要得第一名?孩子一听能得第一名,马上爬起来了。孩子起来,见爷爷奶奶都睡着,兴奋不已。就这样在一家人的配合下,第三天、第四天,孩子天天早早起床去争取第一名。通过处理这个问题,妈妈明白了一个道理,除非孩子主动愿意,我们通过控制让孩子做到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如何让他愿意主动去做,确实是做家长自己需要做的功课。
希望这个故事能对你有所启发,当你想办法让孩子有了起床的动力时,你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9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