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感”论视角下的演歌歌词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歌词和文学一样都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的艺术。因此,把歌词当成一种文学范式,以文学理论来研究歌词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种感觉或思考即被称为“交感”。演歌歌词当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景观、叙述景物与生态文学“交感”论描述的“呼应”关系不谋而合。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学“交感”论为视角解读演歌歌词,以期为我国的日本演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演歌;歌词;交感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学领域主要是音乐专业方向研究者,以演歌的音阶调式、旋律等艺术表现手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日本学领域则主要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研究者,以演歌的歌词、歌唱主题为切入点探究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演歌歌曲鉴赏类别的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演歌相关学术成果,涉及领域广阔但缺乏研究深度,在日本学研究领域还有研究薄弱、研究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演歌研究带来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视点、新角度尝试的可能。
  一、生态文学与“交感”论
  生态文学是在生态学思潮影响下,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通过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生态危机、精神危机和思想危机的一种文学形式。日本著名生态文学研究者野田研一曾在著作《交感和表象——何谓自然书写》(2003)以及《感受自然之心——自然书写入门》(2007)中大篇幅地介绍了“交感”理念。“交感”,18世纪由瑞典哲学家斯威斯登提出,又被譯为“呼应”“感应”“照应”等。野田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种感觉或思考即被称为“交感”。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宗教层面的、民俗层面的,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感官层面的。即便如此,它的根本在于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与关联性。在《感受自然之心——自然书写入门》(2007)一书中,野田由“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要登高?”“为什么沉醉于风景?”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对“交感”进行了讨论。其中,在讨论“为什么会下雨?”时,野田举出了两个时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场景一,失恋的女子泪流满面,夺门而出。外面正在下着大雨,雨和眼泪打湿了脸颊。场景二,深夜时分,杀人犯夺命而逃,一瞬间雷鸣电闪,划破寂静夜空的闪光中浮现出杀人犯愤怒惊恐的脸。场景一中女子的泪水是伤心欲绝的心情表达,雨水是自然现象,但是泪水与雨水似乎是存在着呼应关系的。场景二中杀人事件的恐怖似乎与电闪雷鸣这种强烈的自然现象更吻合。可以认为人类世界中的事物(以及内心、内在、感情等)和自然现象是相互呼应的。并且,很多时候,自然现象还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补充内心情感的作用。
  二、“交感”论视角下的演歌歌词解读
  歌词和文学一样都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的艺术,可以把歌词看作是文学和音乐的集合体。因此,把歌词当成一种文学范式,以文学的理论来研究歌词具有重要意义。演歌歌词当中频繁出现自然景观、事物等表达处所的词汇现象与生态文学“交感”论描述的“呼应”关系不谋而合。本文以受中日两国人民广为喜爱的演歌《北国の春》(北国之春)为例,试从生态文学“交感”论视角解读其歌词。《北国の春》创作于1977年,由远藤实作曲、井出博作词,原唱为日本著名演歌歌手千昌夫。歌词如下:
  白樺青空南風
  こぶし咲くあの丘 北国の
  ああ 北国の春
  季節が都会ではわからないだろと
  届いたおふくろの小さな包み
  あの故郷へ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雪解け せせらぎ 丸木橋
  落葉松の芽がふく 北国の
  ああ 北国の春
  好きだとお互いに言い出せないまま
  别れてもう五年あの娘はどうしてる
  あの故郷へ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山吹朝雾水車小屋
  わらべ唄闻こえる  北国の
  ああ 北国の春
  あにきもおやじ似で  無口な二人が
  たまには酒でも饮んでるだろうか
  あの故郷へ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歌词全文共分为三大段落,每个段落开头都并排罗列了具有初春意象的三个自然景物。“白樺(白桦)青空(蓝天)南風(南风)”“雪解け(雪融)せせらぎ(浅溪)丸木橋(独木桥)”“山吹(棣棠) 朝雾(朝雾) 水車小屋(水车小屋)”,这九个自然景物共同指向了北方初春之时特有的景象,也契合了歌曲的标题和每个段落的主题——“ああ北国の春”(啊北国之春)。同时,紧接着在每段的第二句又描写了“こぶし咲くあの丘”(山岗的木兰花开)、“落葉松の芽がふく”(落叶松开出嫩芽)、“わらべ唄闻こえる”(童谣入耳),这些叙事景物的描写又进一步升华了“我”对北国的思念之情。从自然景物的指向到叙事景物的描写,“我”的内心情感被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我”对北国的思念心情也随之呼应而出,产生了“我”与自然的“交感”关系,最终升华为整首歌的高潮部分及情感的高涨释放——“あの故郷へ帰ろかな帰ろかな”(我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啊)。可以说,在这首歌里,“我”的思乡之情是通过歌中的景物来表达的。对北方初春景象的描写过程即是“我”对北国故乡思念情感的发酵过程,在“我”与自然的“交感”过程中认识到了自然,认识到了自我。
  无论是野田研一在“为什么会下雨?”中谈论的影视场景中常出现的雨、雷,还是演歌《北国の春》歌词中的白桦、蓝天、南风、雪融、浅溪等,都是自然现象,但都是人类内心的戏剧、心情、感情,或是叙事的比喻。这些场景里出现的自然现象比起现实中发生的自然现象,可以说起到了映照出人类内心的镜子的作用。
  三、结语
  在日本每年一次的红白歌会上,出场30次以上的歌手基本是五木宏、石川小百合、坂本冬美这样的演歌歌手,可见演歌在日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西洋音乐和流行音乐在日本的广泛接受,演歌也曾出现过所谓的衰退时期,但演歌作为最具日本特色的、传统的音乐形式终会是所有日本人心灵的归宿。总体而言,在我国,对于演歌的介绍和研究还很薄弱,更未形成系统的演歌学术研究路径和成果。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学“交感”论视角研究演歌歌词,以期为今后的演歌研究探索理论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利国,董泓每.日本现代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现状与展望[J].日本研究,2016(1):82-89.
  [2]宿久高,杨晓辉.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述略[J].外语研究,2012(4):88-92.
  [3]林晓卿.日本演歌特征探析——以歌词为媒介 [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9):56-57.
  [4]林晓卿.从演歌来探触日本人的心灵——以哀愁的感受性为中心[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1.
  [5]陈多友,杨晓辉.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6).
  作者简介:林晓卿(1984—),女,湖南会同人,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