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成因解析及其疏解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问题,或者说孩子的入学问题,始终是每个中国家庭念兹在兹的大事。在优质资源远未均衡、社会竞争更加激烈、阶层固化愈加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焦虑便在全社会滋生蔓延开来。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社会出了问题,自然会很快反映到教育上。所有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应。教育焦虑也不例外。
教育焦虑情绪的产生,社会环境是主因。一是经济发展失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之间差距较大,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会自然向发达地区流动。在基础教育“以县为主”、高等教育省域“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之下,经济发展的地域失衡,必然会在发展理念、财政投入、师资培养、生源吸引等方面对教育事业产生根本性影响,产生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学生家长由农村向城镇,由薄弱学校服务区向优质名校服务区聚集,从而引发教育焦虑。二是竞争压力过大。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阶层固化现象愈发严峻。个人的社会阶层定位和对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越来越取决于个体的才能积累程度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取决于接受教育的优良程度。中产阶层和社会底层的家庭教育从一开始,在制定培养计划、进行成长干预和開阔视野境界等方面,和城市富裕阶层的差距就在逐渐拉大,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实现阶层向上跃升的难度在增加,从而引发焦虑情绪。三是理念培育滞后。我国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40年内实现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跃升,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代人或许都不能取得的成就。经济社会“压缩发展”的同时,传统社会价值受到冲击,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尚待培育。“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适合自己的学校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等教育理念在全社会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剧场效应”“抢跑意识”“跟风心态”等不良心理很有市场,推动教育焦虑情绪加剧蔓延。
教育焦虑情绪的产生,教育系统有责任。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虽然是在校内育人,但对缓解社会教育焦虑情绪依然负有责任。一是教育改革相对滞后。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加之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导致教育共识很难聚集形成。教育教学究竟是以“德育为重”还是以“分数为主”,高中阶段入学是“普职协调”还是“不设比例”,高考改革是“一考了之”还是“一科多考”,高考录取是以“以省划线”还是“全国统一”等,仍然存在较大争议,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很难大刀阔斧。二是教育理念更新滞后。当前,以应付考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依然大行其道,一度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蒙尘。新时代催生新理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课堂与课堂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被逐渐打破,“全面发展”的成长价值观、“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观、“引万物入课堂,以世界为教材”的教学内容观、“终身学习”的教育空间观、“协同创新”的教育合作观等急需更新确立。三是教育价值引导滞后。教育系统是育人的高地、社会的标杆,需要以一种特有的沉静和坚持,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孕育者、坚守者和弘扬者。但现实中,许多学校不但没有有效引导家长和社会掌握正确教育方法、保持良好教育心态、合理规划孩子成长,反而被社会上一度流行的功利和短视心态所裹挟。有的学校和教师被家长围猎暗自“办班补课”,有的和培训机构炮制“秘密考试”,有的与其他学校上演“生源大战”,有的被社会裹挟沦为“考试工厂”等,非但没有为教育焦虑缓解降温,反而为加剧教育焦虑添柴加火,成为当前社会对教育产生诟病的重要来源。
教育焦虑情绪的产生,培训机构是推手。培训机构的泛滥发展,占去了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培训机构的泛滥发展也是学校办学行为失范的推手。
缓解教育焦虑,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保持日拱一卒、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秉持标本兼治、内外发力的改革方法。
第一,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是教育焦虑产生的社会土壤。要把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一是营造“因人而异”的育人观,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形成强大教育合力。二是营造“静待花开”的成长观。教育是一个慢过程、长周期,需要潜心育人、静待花开。要培养“坐功”。人才成长既要有“十年寒窗无人识”的积累,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性,既要敢于当领头雁、带头人,还要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要静待“大师”。大师级人物的出现,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积累,还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既需要“三代下一人”的际会,也需要“功成放身后”的境界。三是营造“唯才是举”的评价观。人才使用上,要摈弃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现象;人才评价上,要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让教师收入“多”起来。当前,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的法律规定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拖欠教师工资的事件仍有发生。要想“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必须在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的基础上,改变将教师待遇与公务员挂钩的评价方法,重新设计薪酬体系,大幅度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待遇,通过“教者从优”,吸引“优者从教”。二是要让教师交流“活”起来。一方面建立退出机制,对不胜任教师岗位者及时进行处理,净化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打破学校之间、地域之间的编制壁垒,推动优秀教师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起来,缓解家长择校、择师焦虑。三是要让教师活力“动”起来。要综合运用荣誉表彰体系、职称评审、绩效考核、高端培训等形式,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专注于教育教学,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第三,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一是要科学制定方案。高考改革的出发点,是要实现“三个有利于”。高考改革方案,要在走班范围、考试次数、赋分比例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和规定,避免“乱折腾”,防止“翻烧饼”。二是要延伸改革范围。目前试点地区的高考综合改革,基本涵盖了高中教学、考试以及高校招生录取等三个方面。但从舆情反映情况来看,公众的关注点已经从高考本身延伸到了两头,即“普职比”和名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分省招生计划分配问题。前者,实际上从初中毕业开始就人为减少了参加高考的人数,进而引发家长不同声音;后者,因为名校所在省市与其他省市之间招生计划的不均衡和不公开性,一度形成舆论焦点。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出回应,及时消除公众疑虑。三是要提高保障力度。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连接点,承担着塑造学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水平的均衡度,缓解家长高中竞争压力。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鄢志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