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本”教学理念就是着力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以改变课堂教学形态为切入口,教学过程凸显以学定教、因学活教等方式,使课堂教学形态更符合教育规律。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合唱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就是围绕班级合唱教学进行改革,那么,如何运用“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科学地整合教材
  (一)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整合教材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方式也不相同。班级合唱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演唱多声部歌曲的艺术形式,是全面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儿童的年龄段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的内部组合,保持国家课程的原有框架,对其中的教学顺序、知识体系、跨年级内容等进行合并、增减、调换、创编等方式进行重组,设计出适合其发展的班级合唱教学校本课程,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
  (二)根据学生学情整合教材
  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程度差异很大。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增多,有的孩子从农村老家到城里来读书,在音乐方面父母对这些孩子的影响是很有限的;有的孩子是本辖区的儿童,他们从小生活在城市,父母比较重视孩子各种兴趣的培养,其中包括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这些孩子对音乐的需求和接受与前者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对教材进行整合、创编,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二、丰富教学设计
  (一)在发声练习中加入简单的合声训练
  以前单一的旋律发声训练,学生感到枯燥,在发声音过程中加入二度音程合声练习,三度音程合声练习,声音丰富了,学生听到他们分声部发出的声音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那就是最简单的合声,合声给人以饱满充实的感觉,学生就很感兴趣。下面这条是我组织学生练习过的音程合唱谱:
  (二)以口风琴演奏辅助班级合唱
  由于学生音高概念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此,组织学生合唱之前,我让学生分声部用口风琴吹奏旋律,多练习几次,学生在心里建立了旋律感,就为合唱奠定了基础。
  如人教版二下唱歌教材《大钟和小钟》,我先让学生唱旋律,然后学习分部吹奏旋律,再進行口风琴合奏,最后学生合唱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开展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合唱的乐趣
  通过简单的轮唱、轮奏、说唱等形式,特别是节奏练习,让学生感受和建立合唱意识,体验合唱的快乐。
  如,在一年级人教版歌唱教学《谁唱歌》时,我就让学生听录音轮唱,然后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就找出二声部比一声部后唱三拍,正好一个小节,在结束的时候二声部比一声部少唱一个小节。只要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心里想着自己的旋律,这样就达到了一二声部统一。
  三、交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学习理念。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还能自己自主地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所以说,教学生方法比教授现成的答案更重要。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合唱。
  (一)让学生静静听音高,听旋律
  听,是学习音乐的最好方法。过去的音乐教学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演唱或跟琴演唱,离开琴后学生跑调很厉害。音准表面在于演唱上,实质却受制于听觉。与其说把音“唱”准,不如说把音“听”准 。在合唱实践中,音高的产生是由听觉系统和发声系统两个部分配合完成的。任何一个系统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音不准的问题。因此,合唱音准问题的探索应先从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和音乐听辨能力做起,把提高对声音的感受性、想象力和对声音的特殊敏感性,作为获得合唱音准重要的中心环节之一。让学生多听,老师学会安静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让学生感悟音乐
  文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感悟音乐就是让学生静静感知音乐,理解音乐。
  优美的旋律让人沉浸,令人心颤,催人泪下。一曲萨克斯《回家》,会让异乡人心落泪滴;一曲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让人激动情怀;一曲美妙的《波洛涅兹曲》曲调时而像波涛一般向前奔涌而来,时而像一位慈爱的母亲追着调皮的小孩喊他回家,时而又像一群青年男女在舞会上尽情狂欢……
  因此,让学生学会感悟音乐,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对避免学生大声喊唱效果是非常明显。
  (三)形像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小学生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因此,用一些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学习合唱非常必要。如唱歌的口型学生最难掌握,老师直接用形象的手势来帮助学生:并列举出食指和中指放到嘴边,不咬到手指,就说明口型的大小合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口型不对发出难听的声音。还有柯尔文手势的作用非常大,每个手势的高低代表不同的音高。
  四、加强学法指导
  (一)小组学习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分工学习是一种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不仅让学生融入合唱,更要让学生融入集体,才能唱好歌曲。每个组选一个声部长,替代老师的作用。一人或几人吹奏旋律,其他组员唱词,降低了难度,学习效果很好。
  (二)学生互学
  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发现了问题,自己不能解决,请会的同学帮助其学习。会的学生有一种帮助同学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全班质疑
  鼓励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课堂总结时抛出问题“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好呢?”学生就会思考老师教过的方法,找到很多方法来突破难点。
  (四)师生共同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一员,跟学生打成一片,保持民主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共同学习。课堂上,有意让学生伴奏,师生合唱,学生就真正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了老师要我学的状况。
  (五)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歌曲表现的方法
  为避免把老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歌曲。有时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参与模仿;有时通过理解歌词来表现歌曲;有时通过对旋律的感受来表现歌曲等。
  总之,课改中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所有的设计、教学活动都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那么我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一切都静待花开吧!
  参考文献
  [1]寇双.合唱音准的探索与研究[D].上海师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孙晶莹.关于合唱中音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大学硕士论文,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