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育域。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它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它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语文作为最基础的科目,其综合性更强。实践证明, 巧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核心素养,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育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信息技术対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能够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将图片、文字、声音、 动漫和影视融为一体,全面呈现于课堂。不仅可以加大课堂和内容量,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语文学科的特性即内容的广泛性,直观性以及强烈的情感性,它决定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证明,巧用信息技术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整合话语材料,促进认真地听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听”是信息的摄入,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之上。倾听是教学中达到“听、知、思、说”的关键一步。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都比较关注表达,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常见言说多于倾听,对相互间的发言,学生彼此很少倾听。培养学生专注的倾听习惯,关键在于所听内容的趣味性。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听觉与视觉均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更加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当前注意的对象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播放课文范读,唤起学生美感,配乐听读朗诵,调动学生情感。优美的画面结合读,体味文本的意境。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给学生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一边欣赏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奇特美景,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给听觉、视觉等感官以极大的享受。这不仅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更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听的基本素养。
二、激发表达兴致,促进流利地说
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最重要的阵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利用声、色、光等因素,结合具体教育内容巧妙地渲染气氛,灵活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感染学生,调动情感、活跃思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这种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真正意义上调动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内容是“介绍一处自然景观”,让学生谈谈大自然奇特、美丽的地方。为了上好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把孩子们游览时的照片制作成课件,并配上轻快的音乐。上课时,学生看到自己游览时的照片,个个眉飞色舞,跃跃欲试,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一个个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后,提醒他们回忆游览时的景象。接下来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小组内交流,还是代表小组参加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情绪始终保持兴奋,他们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交际,既锻炼了积极思维的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突破文本难点,促进感情地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信息技术的引进提供了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开放了阅读教学课堂,能帮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自主进行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文章的重难点内容。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让学生理解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以及“中部凿井法”是这一课教学中的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山势的陡峭和詹天佑“人”字形铁路行走的情景以及八达岭一带的山形,展示过程中还可用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说。这样图、文、声并茂,且有动感,学生既能直观理解课文,又能激发起学习兴趣,一下子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诱发学生从心里赞叹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再朗读课文,就是那么投入、那么深情了。
四、直观再现情景,促进流畅地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呈现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电影、音乐、音响,创设出形象生动直观的情景,为激发学生极富创造想象力的作文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激发,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习作兴趣的培养。在一次指导学生进行场面作文训练时,我特地组织学生到操场现场观看一场校园足球联赛,并把比赛活动场面拍摄下来。课堂上,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比赛的场景,接着播放拍摄的场景,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指导学生观察整个比赛场面和运动员的个人神采。抓住神态、动作,体会比赛的紧张激烈,再通过播放观众的语言神情来衬托激烈的场面。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深入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从而不断提高习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日新月异,一些传统的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信息技术也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工具,它突破时空限制,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解脱出来。因而,巧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3) ,2-4.
[2]刘培跟,《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4(1) ,12-18.
[3]張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2) ,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