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域下提升“看”的技能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看”的技能。“看”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是相辅相成的。论文讨论了教师借助信息转换手段、多媒体及多模态等方式,在听、说、读、写传统四个技能的基础上提升“看”的能力。
【关键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看;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59-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标》)在以往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补充了“看(viewing)”的技能。这是因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表达的方式也不断丰富,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和多模态的教学资源也不断增加。
在当今,教学语篇已不再由单纯的文本文字构成,同时还有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其他形式的表达方式,这对以英语文本和语篇为基础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想有效地理解这种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就需要认真的观察、思考,因此,“看”这一技能便产生了。
作为理解性技能,“看”与读和听是密不可分的,此外“看”对说、写等表达性技能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提升“看”的技能以培养其综合语言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看”的技能的涵义
《英语课标》指出,“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和表达意义的技能[1]。
由此可知,“看”这种技能既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可以成为学生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辅助工具。在现代媒体中,通过“看”的技能,学生需要经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获得图片、符号、表格以及视频等媒体中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它们的内涵和意义,以此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
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协助、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绘画、图表、符号等方式整理和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等。理解了这两个问题,教师便可根据以下方式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看”的能力。
二、提升“看”的技能建议
(一)通过信息转换手段使得教学信息可视化
简单地说,信息转换方式是从文本文字到图形图像的转换,用图形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教学信
息[2]。可视化的图形图像有照片、图画、地图、表格、树状图、循环图、饼图、柱形图、流程图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使用信息转换手段,帮助学生将课文等文字形式的阅读篇章内容转换为图片、表格、饼图、柱形图、流程图等另一种形式,以帮助学生获取、加工、保存和输出信息。
案例1[3]:
Where does the rain water come from? Where does it go? It’s always cycling. First, because of the sunshine, seawater evaporates into the air. If it meets cold air, it becomes clouds, which are actually very small drops of water. Then the wind may carry the clouds towards the land…
案例2[4]:
Elvis Presley came from a very poor family. He was born on 8 January 1935 in Mississippi. Elvis loved music. He went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sang with other people. When he was 13, his mother bought him a guitar. In the same year Elvis and his family moved to Memphis, Tennessee...
以上兩个案例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本。案例1属科普文,文章描述了雨的成因和去向,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可能不甚了解,而大段文字文本也会令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将文字文本转换为流程图,也可在课中指导、协助学生将文字文本转换为简笔画,将海水的蒸发,遇冷形成的云以及最终通过降雨、降雪而成为地面水的过程用流程图的形式画出来,这种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提升了学生“看”的能力。
案例2属记叙文,文中记述了猫王埃维斯·普里斯利的生平。因文中有年龄、年份等明显的数字,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后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转换为流程图或表格,如在表格左列列出年份,在表格右列写出同年份对应发生的事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看”的能力。
通过信息转换之后,所得的图表强调了文章的主要结构组织,将结构组织与文章意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注意放在文章意义理解上。学生在运用了听、读、看等输入技能,接收了充分的信息之后,才能通过说、写等方式输出。而通过“看”能将复杂的输入简化以便更好地输出。整个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锻炼了学生听、说、读、看、写的综合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5]。
以往由于条件限制,教师所采用的教具往往仅有黑板和粉笔,课堂往往枯燥无味,并且一些复杂深奥的知识以及较为抽象的概念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板书而被学生理解。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渐渐取代了黑板和粉笔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板书以及自己的想象力。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地传授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看”的能力。 如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时态问题,以往老师在讲解时只能通过抽象的描述及举例的方式,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此仍会感到困惑不已。但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时态、语态等抽象问题,如现在时、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的区别,教师可借助图片之间的对比,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加深印象,同时使得所传授的知识更加具体而易懂,学生能更直观地获取到老师所传递的信息,进而提升了学生“看”的能力。
(三)采取多模态方式
模态,即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6]。从多模态的基本概念看,它与多媒体有许多共同之处,其区别在于,多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的多种介质,包括物理介质(如纸张、光盘、磁带等)和逻辑介质(如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而多模态指的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多模态学习的资源常来源于多媒体材料,而多媒体学习常与多模态学习相互结合。简单来说,只要教师将文本文字或教师的口头表述与其他互动方式,如视觉、听觉等方式结合起来,就实现了多模态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在教学时完全占据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极少有师生互动。而现在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凸显,讲台不再只是老师的舞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逐渐频繁起来。借助多模态,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參与互动,使得师生间的互动更加生动、直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协助学生将文本文字转化为图形表格,而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再将图形表格转换为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以此提升学生听、说、读、看、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案例3:
Mr. Smith’s house has got four bedrooms, a living room, a dining room,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a lavatory. There is a lavatory in the bathroom too. The bedrooms and the bathroom are upstairs, and the living-room, the dining-room, the kitchen and the lavatory are downstairs…
案例4:
Clerk: Good morning, Sir. What can I do for you?
Monty: Good morning. I’ve lost my brief case.
Clerk: Where do you think you lost it?…
案例3的文章描述了一座房子的构造以及其房间所属,内容较为简单,但重复的单词和表达较多,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后将其转换为简笔画,之后可根据简笔画设置角色扮演或戏剧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输出,并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而案例4属对话类文本,教师可将该文本的音频材料播放给学生听,学生在听后将所听内容转录成为一张寻物启事的表格。在表格左列给出失物、描述、丢失时间、地点、丢失人联系方式等提示信息,再要求学生听后在表格右侧填入相应信息。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表格组织活动,如角色扮演,在听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看”的能力,“看”的能力进而促进了说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提升“看”的能力在当下的教育形势下十分重要,“看”的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看”而看,不能因为图形表格的便利而一味地追求“看”而忽略了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听、说、读、看、写等能力应均衡发展。此外,“看”的过程需要控制好节奏,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进行“看”的活动时机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7][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English for Vocational School, Book 1.
[4]New Hotline: Elementary, Tom Hutchinson.1998:20.
[5] https://baike.so.com/doc/3447644-3627967.html.
[6]刘海丹.多模态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3(6).
【作者简介】
蒋学敏(1998~),女,汉,四川广安人,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唐德斌(1968~),男,四川岳池人,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和英美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