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在初中环境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尚未收获预期内的教育成果。对此,本文分为两部分展开研究。一是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二是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33-01
  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法治观念,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课程。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可有效维护学生成长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令学生可成为知法、懂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学生。
  一、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所用教法落后于实际
  当前,初中学生诞生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思维更倾向于采集活跃性信息。当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偏活性教学模式,学生将更加喜爱该门课程。但经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使用教授法、讲解法等一般教法类型,课堂内教学结构以固態形式为主,学生很难建立起学习兴趣。
  (二)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差
  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差,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生思维结构刚刚成型,尚未拥有足够的社会经验,而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仅为学生传递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并未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仅凭借自身的社会经验难以将教师所讲的理论与现实的法治事件相结合。因此,学生听不懂,课堂参与积极性也理所当然降低了。
  (三)教师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完善的课堂评价可将教学评价完整化。而目前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内,部分教师所用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这部分教师不会使用课堂评价,他们仅将完成教学作为根本任务,课程结束即完成教学,不会特别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其次,会使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未保证全班学生都掌握当堂所讲的知识。因此,当教师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时,教师难以保障整体教学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一)采集生活素材,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设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自行搜集社会或网络上的生活化法治信息,将生活化信息与教学计划内的理论观点融合,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生活化教学计划。完成信息采集后,教师应在课堂中,以生活化素材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参与思维。
  当学生对生活化素材产生听讲兴趣后,教师可逐步导入道德与法治理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之间,建立理解的桥梁。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单一的理论,但在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后,学生可明确理解法治知识在现实中的呈现方式,进而建立自觉守法观念。
  (二)采用情景表演,辅助学生建立情感关联
  教师可使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一方面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清晰度,另一方面,可利用情景表演,提升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此,教师可从两个角度入手,建立生活化情境表演模式。
  一是教师可与学生搭档,建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与学生提前商议,排练简短的情景剧。参与排练的学生,将对教学理论内容产生深刻理解,并建立情感关联。
  二是教师可将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人数可控制在4~8人之中。学生小组应在固定时间内,采集生活中的法治信息,排练时长在5~10分钟内的情景剧。学生表演时,可增加理论理解队伍中的成员数量,帮助更多的学生与法治观念建立情感联系。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应用该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应用时事热点,深化学生理解深度
  教师可采集当前社会发生的实时热点信息,将热点信息与教学进行关联。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接触的时事热点相关信息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将热点作为基础,再给学生传递道德与法治信息,学生的接收效率会更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
  深入。
  综上所述,本文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象为主,对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分析,望文中内容可为道德与法治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学改革与优化方面的参考。
  【作者简介】
  王刚(1977~),男,汉族,山东省威海市人,学历:本科,一级教师,崮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