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象把握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熟练掌握意象及其内涵的基础上,高中生方能对诗词作出准确的分析与深入的理解。因此,想要在意象把握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我们就必须在意象中感知作者情感,在意象中进行恰当联想以及在背景中感悟作者心境。
【关键词】高中;意象;诗词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09-02
作为诗词中表情达意的重要内容,意象的运用令文学作品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凭借对意象的深入了解与准确分析,不仅能够对诗词作出颇为精准的鉴赏分析,还能在意象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受诗词别具一格的文化感染力。
一、在意象中感知作者情感
自古以来,诗词中的意象都承载着作者的一腔爱恋与满怀深情,如有阴晴圆缺之月,滚滚东流之水,烟波浩渺之江畔以及黄昏暗淡之暮色等等都承载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深情。因此,在学习诗词时,一定要找到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并重点抓住诗词中这些别具特色的意象及其特征来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这些意象对创作者的心境及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1]。
如在《墨梅》中,王冕曾经颇为深情地感叹道:“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这里,王冕便借助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自身的高洁品行;在《虞美人》中,南唐后主李煜亦曾极为深情地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里,李煜便通过滚滚向东的江水来表达自身愁绪之绵长;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里,王维通过酒的意象来抒发自身的离情别意。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此,笔者便不作一一陈述。然而,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也能从这些意象中窥见诗词创作者在诗词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们在诗词创作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从而在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产生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对诗词作出准确的鉴赏。
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诗词鉴赏过程中应把握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不应对诗词及其意蕴进行过度解读。
二、在意象中进行恰当联想
一篇优秀的诗词作品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意象,也可能是有多个意象。然而,无论是一个单独的意象,还是众多意象,必定都是紧紧围绕诗词创作的中心来展开叙述的。因此,如何在意象中进行恰到好处的联想对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如何才能在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其意象进行恰到好处的联想呢?首先就要找出诗词作品中的所有意象,并将这些意象合理地联系为一体。如在《使至塞上》中,王维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这短短的两句诗中,作者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苍凉的荒漠景象糅合进自身的文学创作中,并在“塞外黄昏”的苍凉基调得以确认的基础上,营造出了一种粗犷雄浑的意境。另外需要在脑海中构建真实场景。众所周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词的重要特点[2]。因此,在诗词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诗词中所出现的诸多意象在脑海中构建起与之相应的诗词场景,以便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接触中对诗词其文作出更为直观、生动的认知。如此一来,我们方能在恰到好处的丰富联想中对诗词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感知。如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看到这几句诗的时候,我们便能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一个场景:淡淡月光映照在林木之间,一股清泉在乱石之间汩汩流动。当那些洗完衣服的姑娘满载着欢声笑语地穿过竹林乘舟而返时,水中的莲叶跟着顺流而下的小船儿摇曳不止。
由此可见,在诗词情景得以还原于脑海之中的基础上,我们方能对诗词中的情境以及情感等进行深入而细微地感知。而这些效果的出现,无一不是在意象的引导下发生的。因此,想要提升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必须学会如何根据诗词意象在脑海中构建出与之相应的具体情境。
三、在背景中感悟作者心境
每一篇诗词都无一例外地带着其被创作出来时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的诸多情感体验等。因此,想要有效提高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就必须透过种种意象去分析诗词创作背后的故事,对诗词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情感背景作出更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与研究[3]。
如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李白在挥毫泼墨间写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这首诗中,李白借用高楼、明月等意象表明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情万丈;同时,借用流水、扁舟等意象表明了“不如归去”的意愿。如果仅仅这样理解,那么对这首诗所产生的认识是极为肤浅的。但是当了解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天宝十二载,即公元753年)。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心怀凌云壮志的李白来到长安,想要一展抱负。然而,天不遂人愿,天宝三载(即公元745年),满怀热情的李白因为谗言最终被排挤出朝堂之外。在此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漫游生活,并在十余年后与李云的一次偶遇中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在深入了解这一背景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能够对这首诗及其所描述的失意之悲与豪爽之情更加感同身受,还能在对该诗产生更深层次理解地基础上,对作者既悲愤且旷达的创作心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由于表情达意,抒发己见是诗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想要对诗词进行更深层次的鉴赏以及对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进行更进一步地分析,就不得不重视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诗词创作者在彼时彼刻的心境。
总而言之,对意象的了解与把握,不仅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世界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还能使我们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从而为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玉霞.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赏析[J].新教育,2017(7).
[2]姬一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6(10).
[3]吴婷婷.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