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如何与国际教育接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我国现阶段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化的趋势是目前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以IB国际学校为范本分别从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授方式以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对国际教育进行了介绍,为我国高校国际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授方式;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1-0010-03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The problem of how to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our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so that it can better cope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main focu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aking IB School as a mod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formulation of talent-cultivating targets, curriculum setting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 qual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rgets of talent-cultivating; curriculum settings;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 qualities
近几年,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中,IB学校已经为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进入并扎根国内,在为国内教育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引入了国际教育的理念。笔者认为,IB学校所倡导的国际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部分与我国现推行的教育改革相一致,因而在推行我国的教育改革方面这些理念以及做法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化工作环境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借鉴与学习。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
无论是从宏观教育制度还是微观教学课堂来看,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教育者的教学活动都是起着指导作用的。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展开之后的教学活动。在IB课程提供的教学大纲当中,相较一些规范性的具体的培养目标,IB课程提出的目标更加概括。其并未规定学生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而是对学生在接受完教育之后其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做出了规定。笔者认为,IB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正是其精华所在,同时也是国内教育应当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应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地获取知识的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博学的但不应当仅限于博学。作为高等院校应当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将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与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结合IB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挑战,每一位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应当具备以下几项品质:
(一)包容的心态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当中曾写到:“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由此可见,在蔡先生的心目当中,大学应当是兼容并蓄的。作为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足够宽广的胸怀对各种思想以及各种文化進行理解与接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学应当营造出学术自由的氛围,各个学科,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理解与接纳并不代表着无条件承认其正确性,理解与接纳要求学生站在中立的立场之上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评估与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独立思考,善于反思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从各种渠道接受新的信息。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快”成为了人们看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快消费、快阅读、快餐等。这些观念对当代青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不费吹灰之力地接收大量的现成的信息,与之相比,花费时间对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成为了一件低效率的事情。但是,在快阅读的基础上获得的大量的信息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接受者的思维表层,极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探索。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只是一个信息接收器,这对于知识的创新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在此情况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者应当具备独立思考与探究的能力。
我国的邻邦日本,在其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第一次咨询报告当中指出:把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存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1]IB教育提倡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来支撑。现阶段在我国引起广泛重视与讨论的批判性思维便是帮助学生获得反思能力强有力的工具。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当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置以及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冗杂的信息时,能够客观冷静地对其进行分析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发现社会当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成为社会的“良心” (三)敢于尝试
在学生具备了兼容并蓄的素养的基础之上,IB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那就是敢于尝试,迎接挑战。在信息、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只有不畏惧接受新事物,乐于、勇于对新事物做出尝试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才有机会做出创新。
(四)知识渊博
IB课程在提倡发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同样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应当仅仅重视深度而忽视广度,对知识的掌握应当是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融汇贯通并对其加以利用。也只有在具备渊博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学术上的创新。
(五)关爱他人
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兼具道德修养与学识的人。只具备高尚情操、富有同理心并且乐于分享的人才能够将自身所学切实地应用于推进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福祉之事业上。
二、课程设置
除了设立明确的培养目标理清我们应当培养何种人才来适应国际化的挑战之外,还应当明确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阶段我国推行的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又是与国际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现阶段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将国际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校内课程当中。在之后的篇幅当中,笔者会重点从课程设计、教授方式以及评估方式来对国际教育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一)课程设计
在IB教育体系当中,为使学生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教育者不仅要提升学生思维上的深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上的广度进行扩展。这项目标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精专与广博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个前提下便有了UOI(Unit of Inquiry)探索课程。可以说在国际教育体系当中,探索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该课程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其次,学生需要意识到各个基础学科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在他们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最后,在教师抛出社会性问题时,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乃至解决问题。
IB课程设计旨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力求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而非单纯地为学习知识而学习。
为了顺应国际教育趋势以及教育改革,我国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也应当注重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点着手对现有课程进行设置:
首先,转变师生固有的分科观念。我国传统基础教育推崇文理分科,人为地将各学科孤立开来,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后,学生从孤立的学科走向自己选定的专业,使自己向更精更专的方向发展。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培养模式的确能够培养出一些学科领域上的精专学者,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广度逐渐减小,最终只专注于某一学科领域当中的一个点,这对于学科创新是百害而无一利的。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并且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应当使学生意识到,为了迎接各项挑战,应成为综合型的人才即做到精专与广博兼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项挑战。
其次, 高等院校应当重视通识课程,在培养过程中做到先宏观,再微观。通识课程的设置为培养高校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及思维的广度提供了一个渠道。通识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自身学术领域之外的知识,这对知识上的融会贯通以及思维上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对于刚刚迈入高校的学生来说,若将其直接带入具体的专业领域是不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作为高校,应当将学生放置在一个能够接触到各类知识的环境当中,使其明白知识间的关联,了解关联当中的奥秘,从而形成整体性的知识脉络。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其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创新。
再次,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前面我们曾提到,21世纪的教育者应当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在当今社会,若想正确、合理地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使得我们能够在纷繁的信息世界当中独立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冷静、客观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独立性与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前提。
最后,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当做到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评估方式
任何完整的教学体系都少不了有效的评估方式,IB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方式。与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体系中的评价方式不同的是,IB评价体系当中,标准化考核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考核方式而存在的。在该评价体系当中,除了终极性评价外还具备形成性评价方式。也就是说,对一个学生的最终评估是由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形成性评价主要被用于教學过程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可由教师自行调整评价间隔。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可由多方面构成,如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凡是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内容均可加入到形成性评价内容当中。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从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考察,通过这种形式的考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了解。若仅仅依靠终结性评价,教师是无法获得全面的动态数据来对学生进行分析的。
对于终极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来决定是否使用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在IB体系当中,终极性评价应当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在考核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察。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成一个学期末学生的最终评价。在该评价体系当中,为了对学生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所占比重应当是大于终结性评价的比重。在得到最终评价之后,教师与学生应当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三、教授方式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当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就不应过多的干涉学生基于探索而产生的行为。IB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具备以下几项职责:[2]
引导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但应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索能力。
观察者: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对学生的行为、语言进行观察以及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能够在不过分干预学生自主探索过程的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不偏离课程的主题。
反思者:教师在课堂当中以及课堂结束后应当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状况进行及时的反思以及评估,从而发现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
第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国际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当中能够根据教授对象的身心发展状况将所教授的知识与其所关注的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在高等院校当中,教授的对象为处于青年初期以及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心中迫切地想证明自我,脱离对成人的依附。作为教师应当明白,这一时期的学生急切地需要证明自我的机会,因而在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教师仍需在教授过程当中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与主题,不可使课堂主题偏离教学目标。
与处于低龄段的学生相比,一些社会性问题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当中,应当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联系社会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教师素养
国际教育不仅仅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其面临的挑战也是非比寻常的。我国高校教师要想成功转型为国际教育者,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一)扎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
国际教育主张在多学科融汇贯通的基础上进行精专知识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自己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当中有所建树,还需要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从而达到知识间的融汇贯通。
(二)海纳百川的胸怀及批判性思维
優秀的教育者应当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思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教育者,更需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对各个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固步自封以及狭隘的思想都是成为国际教育者路途中的绊脚石。教学上以及学术上的创新是建立在对各学术领域、各学术观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用包容之心对待各方信息及观点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教育者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包容之心对待各观点并非鼓励我们对其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了解观点与接受观点之间需要经过分析以及检验的过程。要想做到对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需要教育者们运用批判性思维,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之上,结合各学科基础知识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决定是否采纳该信息。
(三)团队协作意识
本文在课程设置一节当中已指出,国际教育推崇弱化学科之间的边界,鼓励学校对学生进行超学科课程的教授。该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将不同学科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学科进行综合的了解与运用。据此各学科教师之间应当能够进行紧密的配合,各教师间取长补短。因此,超学科课程的设置不仅仅对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提出了要求,教师的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也成为了是否能够顺利开设超学科课程的关键因素。
(四)教育情怀
若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情怀在教师素养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位教师应当兼顾教书与育人的职责。在高等院校当中,学生正处在树立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时刻,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并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对其进行培养。
(五)终身学习的意识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若想培养出走在世界学术前沿的人才,教育者应当首先对自身进行完善,使自身能够紧随时代的进步、走在时代的前沿。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前沿的学术知识与信息。作为一名教育者,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思想永葆活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何畏,胡夏闵,万凤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高等建设教育的几点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02(4):6-8.
[2]Peterson House. Making the PYP happen 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primary education[DB/OL].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