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素养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已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作为数学老师,應该努力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说”;教给表达的方法,让学生“能说”;创造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多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96-01
  新课程理念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语言素养的支撑。只有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顺畅地进行这些数学活动,并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在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议论少的现象较普遍,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至于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1]。因此,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就成了数学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说”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表达自己意思时不够完整、准确,有时断断续续,甚至有的学生没有勇气将自己正确的答案说出来。因此,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蹲下身子,以和蔼的姿势出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表达的时候没有压力。教师还要时常的鼓励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从而逐步建立起表达的意愿。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敢说”。
  2 教给表达的方法,让学生“能说”
  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需要教师做出准确的引导,因此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非常重要。
  2.1 模仿教师“说”
  一开始,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从课堂中的点滴出发去训练。让他们跟着老师,把每一次说的机会训练到位。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表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时,很多学生经常会忘记了“平均分”。因此,在教学第一个分数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说法,然后不断地模仿说,从而能准确地说出“把一个**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的”。
  2.2 自言自语“说”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能把心里想的东西说出来,他们还是缺乏勇气的。很多时候,话一说出来,味就变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观点之前,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在心里自己默默地说一遍,这样自言自语地过程,可以让他们当众表达时更加自信。只要有了一次当众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表达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3 创造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多说”
  “业精于勤”,任何事情都应勤加练习。只有“多说”,才能“会说”。作为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表达交流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多说”。
  3.1 在轻松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说”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吸引性比较强。游戏可以放松学生,让他们没有紧张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当学完三角形按角分类时,让学生进行猜三角形游戏。出示一个被信封遮住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让学生猜这个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在猜测的过程中,必须组织好语言将原因表达清楚,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说”
  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如今小学数学课堂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其实小组合作,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很好地途径。如教学“平均数”时,在理解平均数概念后,怎样比较两组数量不同的数据时,是选择“总数”还是“平均数”,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选择的原因。从而弄清当数量相同时,既可以用“总数”也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当数量不同时,就不能用“总数”来比较,要用“平均数”来比较。
  相信,经过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学生的语言素养将得到大幅提升。让我们潜心培养,静待花开。“花开迟早,终有花期”,我们一定会见到一个个“敢说、会说、乐说”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张根生.从“说”开始的数学课堂活动[J].江西教育,
  2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