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曝气法解决人工湿地堵塞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工湿地是污水处理与生态系统结合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它具有投资低、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及污水处理工程与景观相融合的优点,所以它在不断被推广与应用,特别是用于处理污染浓度低的河水。湿地的堵塞问题是目前人工湿地应用中的难点,当发生湿地堵塞后,湿地滤料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着下降,导致湿地的处理能力下降或水流未经处理直接从湿地表面流走。本文提出了分层曝气法解决湿地堵塞问题,通过曝气冲击滤料附着和沉积的污泥,然后污泥排出系统,有效解决了湿地堵塞问题,延长湿地滤料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曝气;人工湿地;堵塞
  人工湿地堵塞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各种悬浮杂质、污泥长期的累积,使滤料间空隙和滤料本身的孔隙堵塞,从而导致人工湿地失去处理污水的功能。所以防堵塞方案应从湿地运营开始就启动,减缓污泥的沉积,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并延长湿地的运行寿命。
  1 人工湿地堵塞原因
  人工湿地之所以堵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进入湿地的污水的悬浮物。污水中的有机悬浮物经过湿地的处理部分被分解,未被分解的悬浮物直接停留在滤料上,进水的悬浮物浓度越高,停留在滤料上的物质就越多,湿地就越快被堵塞;②湿地种植的植物枯死后的腐殖质将停留在滤料上;③细菌分泌的部分胞外多聚物容易形成低密度、高含水量的胶状污泥,造成湿地的堵塞。
  2 目前国内解决人工湿地堵塞的方法
  对于人工湿地的堵塞,国内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有:①通过湿地前的预处处理,降低进入湿地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②合理的设计湿地结构,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粒径的滤料。比如进水区域,污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应选择孔隙率较大的滤料,以免造成滤料堵塞,影响水流走向,造成局部雍水;滤料粒径的及配应根据湿地水流形式进行分配;③加强湿地植物的选择和管理。不同的湿地植物适合不同的水环境,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配置植物,在气温较高的地区配置一些喜温植物,在气温较低的地方配置一些耐寒植物。及时清理枯死的植物,避免腐殖质停留并堵塞湿地;④反冲洗法。在湿地底部铺设反冲洗水管,通过水泵及反冲洗水箱抽水进入湿地,将滤料上附着的悬浮物冲洗排出。反冲洗法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湿地堵塞问题,但人工湿地往往有大面积的滤料,这就要求铺设大面积的反冲洗管道,可能导致反冲洗水压不够。人工湿地滤料高度大多是0.5m-1.0m之间,所以反冲洗上层效果不佳;⑤湿地滤料的清洗和更换。当湿地堵塞到无法处理污水的时候,需要对湿地作翻床处理,清洗或更换滤料才能达到恢复效果。该方法工程量大、更换困难、更换时间长并且需要停工处理。
  3 曝气法解决人工湿地堵塞
  3.1 低温对人工湿地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人工湿地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影响,温度降低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气温较低的北方冬季,湿地内的温度和溶解氧的低含量造成微生物活性降低,这就造成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下降甚至停止。反硝化反应是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但是当气温低于15℃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菌的反应速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湿地的脱氮能力下降,出水难以达标。
  湿地植物主要是通过根茎吸收和传输氧气,为人工湿地内的微生物提供好氧环境。当气温较低时,大部分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或者直接枯萎、死亡,植物枯萎的残体停留在湿地内,一部分随污水分解出氮磷污染物,未分解的另一部分残体会停留在湿地内堵塞滤料。
  3.2 人工湿地设置曝气装置
  在人工湿地底部设置曝气管道,通过曝气湿地内建立起好氧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加强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当湿地处于厌氧环境时,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会产生很多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附着在滤料上,是导致湿地堵塞的一个原因。当污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升高时,好氧微生物的活性高,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较彻底,生成的中间产物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滤料的堵塞问题。
  曝气人工湿地技术,通过罗茨鼓风机进行微曝气,使得植物根部形成并繁殖大量的好氧菌和硝化菌,从而大大提高了COD的去除效率,能够保证COD的稳定达标排放。通过曝气还可以提高氨氮的硝化速率,进而提高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速度。由于植物根部最多的就是各种厌氧菌、缺氧菌和反硝化菌等,所以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将很快被反硝化,从而保证出水的含氮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通过曝气搅拌,使湿地中的污泥与污水混合形成悬浮状态,在悬浮物附着或沉积下来之前排出湿地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湿地内的悬浮物浓度,能有效的防止或者减缓湿地的堵塞。
  4 结论
  在人工湿地内设置曝气系统,一方面从根源上加强处理污水减少污泥产生,另一方面是防止悬浮物的附着和沉积,能够比较全面的解决湿地堵塞问题。虽然在湿地内增加曝气系统,相较于普通湿地的建设和运行成本会稍高一些,但从长远目光看,增加曝气系统能让污水更好的净化的同时也解决了湿地堵塞问题,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污水不达标和湿地大修翻新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梁继东,周启星,孙铁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3,22(2):49-55.
  [2]于少鹏,王海霞,萬忠娟,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22-29.
  [3]沈耀良,杨铨大.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J].污染防治技术,1996(Z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