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塔河油田超稠油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超重质未饱和底水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粘、高密度、高含H2S、高矿化度等特点,且酸压作业规模大,开发与地面集输难度大。为有效解决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的系列技术难题,降低塔河油田的稠油集输系统运行费用和操作成本,开展了塔河油田稠油集输技术优化研究,以促进塔河油田高效经济开发。通过集输工艺技术优化,逐步建立起节省投资、减少能耗的“掺稀油集中混配、计转站集中增压、多工艺输送至井口”的超稠油开发地面集输模式及技术应用序列,吨油集输油耗及吨油集输电耗显著降低,实现了超稠油的效益集输。
  关键性: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工艺;掺稀集中混配;掺稀集中输送;集中掺稀
  0 前言
  西北油田分公司主力油田为塔河油田,塔河油田以10区、12区为代表的原油为高粘度、高凝点、高含硫化氢、高矿化度的超稠油,属于特超稠油系列,原油物性比较差,其中密度0.9950~1.0705g/cm3,平均1.0259g/cm3;凝固点8~60℃,平均49℃;在80℃时的粘度为34000~350000MPa·s,油品流动性极差,开采和集输处理难度大。针对塔河10区、12区油田油藏的这一特点,根据塔河油田超稠油区块普遍采用井下掺稀生产的工艺特点,坚持地面工程服从于油藏、采油工程的原则,地面集输系统制定了“设立中心站对超稠油井进行集中掺稀的工艺路线”,建立了“联合站混配输送、计转站集中增压、高压阀组自控配液、井口加热掺稀”的全密闭集中掺稀输送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超稠油集输处理的系列技术难题。
  1 掺稀集中混配工艺原理
  掺稀输送工艺原理就是将原油稀释,降低原油的粘度,以混合物的形式进行输送的一种方法。常规的稀释方法是在原油进入管道之前,先将原油与一些低粘液态碳氢化合物混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降低原油的输送粘度
  2 集中掺稀集输模式
  根据井—站位置和油井分布,优化采用多种掺稀集输工艺(图1),满足掺稀油的输送。其中:①串接模式—同一方向呈枝状分布的油井;②辐射模式—发散式分布于集中掺稀站周围、井—站间距小的油井;③阀组模式—距离掺稀站较远,且局部集中的油井。
  3 集中掺稀站工艺流程
  集中掺稀站采用计转站和掺稀站合建的工艺模式,掺稀油经主管道接入计转掺稀站,经加热、集中增压至15-20MPa后輸送至各掺稀阀组或井口。
  3.1 一号联集中混配(图2)
  一号联通过联络管线密闭输送1780t/d混合油至一号联,与一号联内自产稀油按0.905mg/cm3的优化密度,利用3000m3油罐进行混配,混配掺稀用油量7400t/d。
  3.2 三号联集中混配(图3)
  随着掺稀油需求量增加,通过对三号联系统进行了掺稀混配改造,利用8区、10区自产稠油(0.9237g/cm3)和11区、托甫台等区块自产稀油(0.8672 g/cm3)进行混配,混配量约6000t/d(0.905mg/cm3)。
  由此,塔河油田以一号联、三号联为中心,建成掺稀油集中输送、泵对泵二次密闭增压、稀油到各掺稀站的掺稀输送管网。
  4 结语
  西北油田主力上产区块为超稠油油藏,具有油藏埋藏深、油品性质稠、油水密度差小等特点,给稠油开发与集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被称为“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塔河油田根据自身的稠油、特超稠油的高凝、高粘、高矿化度的特点,结合实际,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塔河油田10区、12区稠油区块建设了计转(掺稀)站,采取多各方式的集输处理工艺技术,如掺稀集中混配工艺等,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超稠油集输处理系列优化技术系列,实现了塔河超稠油油藏的节能、安全、高效掺稀开采与集输。
  参考文献:
  [1]李俊霞,马培红,李清方.塔河油田稠油集输系统评价与优化技术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13(1):56-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