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老旧社区治理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浙江省“八八戰略”实施15周年以来,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过程中,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居民需求多样化、政府供给单一化的特殊情况,如何弥补政府社区治理政策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宁波B小区的改造需求为出发点,在对实践的总结性反思的基础之上,整理出老旧社区治理的青年参与新模式,构建多元参与的新格局。
关键词:青年参与式治理;公共生活;多元化
1.青年参与式治理的背景
为认真贯彻“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战略,力争通过建立“意愿共商、方案共谋、责任共担、家园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推进社区生活圈设施更新配套,增强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与城市主干道综合整治同步规划,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工作。宁波市住建委8月底出台了《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缔造方式,先行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
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以来,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过程中,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居民需求多样化、政府供给单一化的特殊情况,如何弥补政府社区治理政策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随着社会各界不同组织加入到社区治理中来,青年作为社会组织的主力军以社团、志愿者、项目运作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逐渐凸显其优势。本文就以宁波江北区团委、高校、志愿者深入群众需求,对社区治理献策的实践为基础,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使社区的发展能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进而更好地促进社区的优化、改造。
2.B社区的历史与现状
B小区建于1990年,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核心城区,东为甬江,毗邻外滩大桥。目前小区共有3幢楼房11个楼道180户,是典型的开放式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作为今年先行试点的贝家边小区,在居民共同参与、共建共商的形式下率先进行了改造。但是,由于B社区历史久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很多问题逐渐滋生,但苦于没有组织化的合作,导致问题堆积、无从化解。
2.1 居民参与不足
社区的发展、改造过程中频发的现象就是居民参与度不足,且有效性较低。一方面,人们普遍以“小家”为单位自我管理,而对“大家”处于任其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与居民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
2.2 缺少外力引入
社区治理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治理的很多内容也超越了政府原本的行政职责范围,但社区治理的方向和主要内容仍然处于政府部门一把抓的情况,而对社区服务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力量明显缺失。
基于上述情况,当下的社区改造不仅要完成基础功能的设施改造,还需要给社区营造出适宜的人文环境,满足社区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化的需求,为准确掌握B小区居民对改造项目的直接需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模式来打造新兴社区,实现空间优化是一种有效途径。
3.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初探
本文就以加大社区改造力度、构建多元化社区改造体系、提供高质优效的服务为出发点,由宁波市江北区团委、宁波高校、志愿者服务团队三方合作,提升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搭建多元化社区管理平台的实践进行汇总。
3.1 社区治理新模式
为了尊重民意、汲取民智,江北区团委牵头,与宁波高校合作,共同组建“帮帮团”志愿者,对B小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入户调查,通过聆听居民诉求志愿者团队获得调研的第一手数据,高效团队以此为基础,撰写调研报告;政府部门根据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与社区联动着手改造、优化。此次实践为居民提供了有效的沟通平台、保证了居民的参与度,也为以后老旧小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见图1)。
3.2带动社区居民参与
依托于上述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给社区居民建立了极强的归属管、认同感,居民们愿意沟通、反馈,也给出了实质性的意见,由高效团队归纳总结,现将小区居民需求予以分类:
第一,车位不足。居民们希望小区能够规划停车场(点)的建设,安排自行车、电瓶车、小汽车规范停放,减少随意停放、阻挡道路现象。
第二,活动单一。贝家边小区没有安置健身器材,居民娱乐活动空间小,小区活动中心有限,设施较为缺乏,功能单一。
第三,绿化欠缺。绿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小区环境的重要评价标准。大部分居民希望增加绿化面积,通过规划小区绿化,改善小区内部的空气质量,打造宜居环境。
第四,电梯加装。高层居民提及电梯加装问题最多。由于出行受到楼层的限制,居民希望能够加装电梯,给出行带来便利。
第五,修缮维护。居民表示希望能够对凹凸不平的地面进行修整,同时对房屋外墙进行防水加固。
第六,宠物影响。居民们希望居委会能够出面与宠物主人沟通协调,规范小区宠物圈养,提倡文明圈养宠物,共同维护社区的文明与和谐。
第七,安全设施。居民希望进行硬件改造(如在过道及路口安装电子监控)及软件升级(如增加进出入口的安保)来营造安全的居住空间。
总结
高校团队与江北团委针对居民们反馈的需求,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方案,具体的执行也将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封闭式的社区治理很难满足居民的自身需求,多元化的社区互动,能增加居民自身对社区的认同,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达到共同治理的目的。而青年的参与治理能够为社区优化注入新的活力,利用专业的知识技能,打造更加完善、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家德,方震平.社区社会资本的衡量——一个引入社会网观点的衡量方法.江苏社会科学,2014(01)
[2]徐金燕,陆自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破解.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尹广文,李树武.多元分化与关系重构: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模式研究.理论学刊,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