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王家迪村:隐映在山谷里的那处“桃花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青石筑屋,倒座楼里散居几户人家;香椿芽儿留香,口福绵绵;黄楝炼油,美味几增;捣米臼里,几颗小米滚出;劈柴做饭,炊烟袅袅;建池储水,旱来无忧……仿佛一幅山村版的“清明上河图”完整地呈现在到过王家迪的人眼前。
600多年来,位于鹤壁市老城区西25公里太行山腹地的王家迪村里的村民像生活在“桃花源”里一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完整地保存了一个小山村的历史风貌。以诸多的故事和遗迹为点缀,在农业部组织的“最美休闲乡村”评选中,该村入选为历史古村,也是河南唯一入选的历史古村。
倒座楼几家建
进门不同人相近
距离鹤壁市老城区西25公里的鹤山区王家迪村,坐落在一个沟壑幽深、树木郁郁葱葱的山谷中,依山势所建,由东往西,错落分布。蒙蒙细雨中的小山村,云雾缭绕,就像披了一層神秘面纱一样,时隐时现。
680年前,山西洪洞县有一对王氏兄弟王仲才(兄)、王仲玉(弟),为躲避政治迫害,迁徙到此,开创了“王家迪”历史。
从村东头的山岭上进村,一排石墙映入眼帘,石墙有1米多高,全部由大小石块堆砌而成,没有黏合剂,但看起来却是相当牢固。村里保留下来的老石屋有100多座,基本上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最有特色的是倒座楼。
倒座楼是山区特有的民间建筑,由于山区石多地少,村民借助山势建房,利用山地的地形和落差,两家或三家共用一块平地,共用一个地基建起两层或三层石楼,其院门相反,一层是一家,二层是另外一家,三层又是一家,反映了村民的聪明和睿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山里人相助、亲近的淳朴民风。现在村里的倒座楼,还有好几座。
古山村老房子
掩映林中成画卷
由于地势较高,站在一户二层倒座楼上,王家迪村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只有几所现在的红瓦房,其余都是灰瓦、石墙的老房子,老房子掩映在一片片金黄色的香椿树林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王家迪村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600米,村子里只有一条主街道,这条街道蜿蜒曲折,沿山势而下,全部由青石板铺就,最窄处仅有两米多宽,主街道分出的小巷子有20多条,这些小巷子和小胡同也是由青石板铺就。
在主街道中间的台阶边儿有一个捣米臼,捣米臼凿在一块儿大青石上,为圆状形,口径约45厘米,深约60厘米,捣米臼内甚是光滑,捣米臼旁还有一个类似脸盆的放米坑,捣米的石锤也在,石锤约有10公斤重,木把近一米长。
据说,这个捣米臼建村初期就有,有多少人是吃着这里锤出的小米长大的,谁也说不清。捣米臼四周是清一色的青石,而捣米臼的石材却是白里泛红、易琢耐磨的“驴皮石”。在大青石上有供人坐的臀坑,左边一个脚蹬,右边一个脚蹬,这种构造几乎是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量体设计的,可以大大减轻舂米时的体力。
“我们家的房子有170多年历史了,当初先辈建设房子时,东屋二楼和北屋二楼的小阁楼以及西屋平台都有门可以出入。”80岁村民王怀德说, “我准备用白灰配红土调成坡灰泥,把灰瓦黏在一起,不用一点水泥,让老祖宗留下的老房子原汁原貌地保存下去。”
香椿树做伴
叶落之时,古村尽带黄金甲
在王家迪村,不论走到哪里,有一样东西总与你如影相随,那就是香椿树。在村旁,在院落,在小巷,到处都有她的身影。踏着厚厚的香椿叶,走在石墙垒起的小巷里,站在石楼下,和她合个影,可以尽情地享受“满村尽带黄金甲”的意境。
“香椿树在我们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那时就有珍品之说。”村民说。现在每年4月中旬,村里都要举办“香椿节”,那时也是村民最忙的时候,他们不停地采摘香椿芽儿,以满足宾客的口福。
“上尖山上扁山登高望远,看远处就好像天地相连……”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老者正站在村头的一块平地上引吭高歌……
古村风貌
已成一处乡土“标本”
在王家迪村,没有非常壮观的房子。房子上没有五脊六兽,也没有砖雕、木雕,但它却完整地保留了一个古村风貌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被誉为一座天然开敞的“太行山山村风俗博物馆”。有教授评价王家迪村: “没有艺术价值很高的房子和物件,但他们的房子都很淳朴,很实用,乡土气息浓厚,而且风貌保存非常完整,在河南省实属罕见。”
如同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一样,王家迪村就是反映古代太行山区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山村版“清明上河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