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现状及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的配置状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提出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增强居民的理财能力;鼓励金融创新,丰富理财产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保险意识等建议。
  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工具的丰富,家庭资产配置这个新兴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当居民的收入增速超过消费增速时,家庭资产中会留存大量的闲余资产。这一部分闲余资产的结构化分配,就称之为家庭资产配置。家庭资产配置的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投资工具的流动性、资产收益率、投资人风险偏好,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水平,也有益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家庭金融资产分类及配置原则
  1.家庭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属性
  按照家庭金融资产的不同属性可以分为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和保险等几大类别。属性不同,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状况也不相同。家庭在选择金融资产时一般都会以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并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来选择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金融资产。
  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原则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要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个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家庭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不能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更要严格控制风险,将风险降至一定范围内。收益性原则是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收益,提高家庭福利,它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最基本的要求。流动性原则是指进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时,应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预防意外的支出以及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
  三、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金融工具逐步多样化,投资理财已成为如今的热门话题。分析家庭金融有利于认识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特点,从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活动;有利于金融机构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家庭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
  1.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结构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家庭偏好储蓄,储蓄总额不断增长。这是由于我国医疗、养老、教育等所需费用虽然由政府承担了一部分,但仍需家庭承担部分费用,這些费用占据了很多家庭大部分的开支。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可预料支出。基于未来的预防性支出的考虑,部分家庭会选择以保守的储蓄方式应对未来的消费支出。2004年和2009年人民币储蓄总额分别突破100000亿元和200000亿元。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储蓄型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不断提升。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仍然以储蓄存款为主。储蓄存款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总额长期保持在60%左右,1996年一度超过70%,2008年之后占比开始低于60%,并且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股票、债券资产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中占比不断上升。随着资本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居民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股票、债券资产的占比不断提升,但当前股票、债权等金融资产持有量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仍然偏低。
  第三,基金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低于3%,远低于金融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水平。
  第四,保险资产比重持续增长。随着保险知识的普及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不但被居民所接受,但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比重仍然偏低,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分析
  我国家庭对投资理财的认知较为简单,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取得经济收益的金融活动,更加看中收益性,而忽略了金融产品的复杂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带来的风险。
  一是大多数家庭单位缺乏对金融基础知识及国际国内金融资讯的了解,学习能力不强,盲目从众。没有设置明确的目标,使家庭金融资产安全常常遭受威胁与损失。
  二是部分家庭高估金融投资的收益,而低估金融市场的波动带来的风险。
  四、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因素分析
  (1)利率。随着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居民在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时对利率的敏感度显著增强。我国居民仅保留少部分金融资产用于应对流动性需求,其余部分仍然用于收益性需求。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对利率的敏感度是不同的,用于应对流动性需求的那部分金融资产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而用于满足收益性需求的那部分金融资产对利率的敏感度就较高。
  (2)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波动对家庭金融资产中各类资产的影响不尽相同。GDP 增长率的变化,导致现金和储蓄存款的比例随之变化,而对股票和债券持有比例的变动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居民会相应提高储蓄存款和现金的比例,而当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居民会相应降低储蓄存款和现金的比例。GDP 增长率的变化对股票和债券持有比例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3)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利率水平,从而间接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现金和储蓄存款占比受 CPI 增长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股票和债券占比受 CPI 增长率的影响更小。储蓄存款占比与通货膨胀率的呈负相关,即居民的储蓄存款占比会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下降。通胀率与股票和债券占比也呈负相关,即股票和债券占比也随着CPI 上升而下降。
  2.微观因素分析
  (1)收入水平。当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时,消费性支出占比往往较高,居民的储蓄存款占比通常也处于较高水平。低收入家庭的风险态度往往更加保守,偏好配置无风险资产。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家庭的风险态度趋向于更加积极,一般会投资一定比例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资产。   (2)投资经验。投资初期经验相对欠缺,居民一般会倾向于选择持有低风险类金融资产。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家庭成员就会开始尝试投资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资产,并不断扩大高风险类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
  (3)受教育水平。如果居民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面就会更加具有投资优势。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对资本市场保持谨慎态度,不失为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
  五、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趋势分析
  1.金融投资理财成为家庭理财的重要工具
  广大家庭在收入逐步增长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银行存款将难以满足居民理财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重新配置家庭资产,增加金融投资比例,以获得更大收益。
  2.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工具更加丰富多样化
  当风险控制意识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和接受,投资行为将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最简单的规避金融风险的方法就是采用多样化的投资理财工具,并合理分配不同投资理财工具之间的比例,以保障一定的投资理财收益。
  3.金融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参与金融市场的资金也随之增多,家庭资产规避風险就自然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金融周期的不同阶段,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也各不相同,普通家庭为了规避风险,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金融知识,积累投资理财经验,以增强控制风险的能力。
  六、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优化策略
  1.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增强居民的理财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偏好持有现金或储蓄存款,这类资产占我国家庭资产的大部分。这类资产具有低风险优点的同时,也有收益低的缺点,难以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因此,应该培养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开展对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投资理财能力。
  2.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了证券交易所。我国居民受市场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投资渠道太过单一,更别说调整投资组合,规避风险。而且许多产品投资门槛过高,居民难以进行配置。因此,我国居民进行家庭金融资产合理配置,就必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资渠道,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保险意识
  长期以来,现金、储蓄存款和债券等低风险类资产在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占比过高,而保险类资产的占比却很小。
  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规模,丰富保险层次,提高居民保险意识,解决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使我国居民可以通过金融资产配置,为家庭资产安全建立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邓丽媛.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沈阳工业大学,2017.
  2.汤胤.浅析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当代经济,2018(22).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