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理念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相较于国外民宿的形式丰富性与管理成熟度来说,我国民宿起步较晚,相关理念还不够完善。民宿跨越了管理、经济、社会、心理等多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经营过程中较重视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形式。
关键词:情感化理念;民宿;空间设计
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变迁,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需求满足,加上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剧增,慢节奏、惬意的环境营造逐渐受到人们欢迎,并成为了人们出行、旅游住宿的不二之选。民宿便是其产物代表,作为酒店经济与打造形式上的转型升级,它的出现更是代表着居住环境设计的理念进步。体验民俗、拥抱自然的体验式消费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且拥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一、民宿的含义
民宿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是指那些综合当地气候、环境、民俗习惯、自然景观等特征于一体的住宿环境,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这些民宿大多是由当地居民的闲置住宅或旧民居开发出来的。虽然住宿服务水平可能无法达到酒店的星级标准,但是更注重人们精神享受方面的需求,也就是具备更多的地方文化风俗特点,这些文化风俗特点多体现在基本的住宿空间布置、餐饮方面。
这些民宿的地理位置远离市中心,环境优美,形式多样,大多为特色建筑,可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进行全方位展示,当然民宿主人提供的服务也是民宿营销中的重要落脚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风土民情的居住空间可以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也让人们可从更多侧面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
二、情感化设计及民宿空间情感化设计概念
(一)情感化设计理念
居住情感追求是生活水平、物质基础、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理念。情感化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人类的情感,一方面增加产品设计上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间接满足了人们在情感层面的需求。本文通过本能需求与行为体验特征上的满足进行讲述,这些都是人性化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能需求泛指人们感官上的体验,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对置身的环境进行感知与理解。而行为体验则是设计师在对空间进行设计时对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彰显与运用,通过合理的布局与搭配让居住者获得舒适的体验。设计人员还需重视的一点是不同的年龄、认知水平、文化水平、物质生活水平的人群在需求与理解上是有差异的,因此情感化设计理念的侧重点应因人而异。
(二)民宿空间情感化设计的含义
民宿设计的重点主要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保、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因此民宿大多简洁舒适。在民宿空间中使用的情感设计则是重点在于建设人们与空间上的情感连接。因此,设计人员应首先对人的心理感情与室内空间设计方面的关系进行理解。民宿设计跨越的学科很多,建筑学、工程学、心理学、情感学等方面都有涉及,情感化设计理念则是将民宿空间设计上的心理与情感学内容进行充实、加重体现。人本身就是情感动物,让建筑这种客观实物通过设计的方法使人们在居住过程中产生情感依赖或是归属感,有效提升人们对这些空间的心理暗示评价高度。人们在感受区域文化时,主要通过各个感官上的体验进行综合评价,而这些情感元素需要落实到物质客体上呈现,民宿这种居住空间可以承载很多的风土人情特征,特色的建筑外观设计、特色的建筑空间组合以及特色的建筑装饰材料等都饱含当地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 因此,这种形式的体验赋予民宿更多的新奇点,让前来居住的人更为全面地感知异域文化。
三、情感化设计在民宿空间的具体应用
(一)满足本能需求
1.空间色彩使用搭配
色彩在空间设计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是抽象的表象符号。空间中的色彩情感效应可以与人类内在情感等主观经验与联想产生共鸣,因此民宿作為一个居住型的特色空间,在色彩设计上应更有创意。首先,要新颖且有魅力,尽量打破传统的室内色彩布置的规则与禁锢,让人们居住时拥有更为惊喜的体验。其次,在空间色彩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习俗特征,在色彩的搭配与使用方式上,更多地展现地方色彩,如融入更多的传统建筑色彩、服饰色彩、花纹搭配等。
古民宅改造是民宿开发建设中的主要形式之一。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的本源特色进行保留,尤其是那些承载着风土民情符号的特殊部位。其次,要对其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古宅大多年代久远,且长年失修,房屋结构与室内光线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不适合人们的居住。为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在住宅结构得到加固改良后,通过墙面刷白处理增强古民宅的空间光线通透性,同时在地板色系应用上,也尽量使用浅色或小范围亮色,交相呼应。最后,家具饰品的选择与空间摆放上,应尽量遵循当地民居的布置习惯。颜色选择上也尽量选用同色系或小范围的对比色,让空间的主次更为分明,并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2.空间韵律感展现
不同的空间形态组合方式可以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布局紧凑,则给人们提供更多归属感与家庭温暖;明亮开阔的空间布局,会更为平静敞亮,且带来更多的舒适感;规则的直线、几何形状搭配,会让整个空间更为律动流畅。故对空间布局进行设计时,应重视立面与平面的搭配使用,尽量遵循点、线、面空间设计上的比例平衡原则,让空间效果更为对称,具备更强的韵律感。同时,空间整体与局部要尽量和谐统一,配合色彩运用,搭配出更惊艳且更具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
我国杭州西溪花间堂民俗村在空间形态的韵律感呈现上较为成功,界面设计韵律呈现上和谐统一,处理手法上艺术特征明显。走进这些民宿群,仿佛就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居民,这些错落有致的民宿给人们的视觉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也让人们的身心完完全全地沁入当地的风土民俗氛围中。
3.赋予材料情感体验
材料本身不具备情感表达功能,但通过巧妙的搭配设计可赋予这些材料丰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材料种类、材质、纹理、质感以及加工方式等都可以改变或是操纵人们的视觉感受。当然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的适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氛围等方面,让室内环境设计的效果最佳。 西方国家的民宿中有很多农场改造案例,农舍或是谷仓类型的特色民宿均是通过设计人员的巧妙设计而得到。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会将独具特色的原始石墙与木架进行保留,为了让室内空间更大,打通各个小屋,视觉上的通透赋予空间时尚大气感。房屋的木材结构与装饰尽量不动,全部保留下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展示农场民居的基本特征,与其他民宿可以自然地区分开来,形成特色印象。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让居住者更为深入地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木材这种材料本身就源于自然,是建筑自然材料中的代表,经济性、建筑应用性强。
(二)重视行为体验需要
1.突出个性化设计
民宿空间环境中的个性化特征让民宿的种类得到区分,这也是各个地方风俗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对于越来越重视个性需求的群众而言,民宿环境上的设计最好还可以彰显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品味、职业性格等。这些服务种类设置也让民宿的种类得到扩展,当然也对设计师的设计规划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师掌握用户群体的通用特征,并通过创意设计对个性化需求进行满足,让使用者在居住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并理解设计师的设计创意。这些工作需要设计师可以将使用者在需求上的差异进行掌握,寻找到突出的特征,并在设计中遵循一定的规律,既有较高层次的设计品味,又能准确捕捉到使用者的情感共鸣点。
一些西方的民宿为了迎合客户的品味水平,并能够彰显这类人群的生活层次,会在民宿设计中加入更多的构思,如一些暗语、文字符号等,让民宿设计更加独树一帜,还会融入一些社会对应层级的人士在娱乐、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对民宿进行设计,满足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2.营造优美环境
环境也是民宿打造中的一个关注点,为了让空间环境的舒适与优美性得到呈现,需通过不同的设计组合方式,让居住者的感觉器官通道打开,并让其得到更为舒适的体验。很多日本民宿设计采用天然的木质大落地窗吸引顾客,这些落地窗目的是让自然光线进入到房间内,让居住环境更为通透自然。开阔的视野范围也可让自然环境景观一览无余,让人们体会到返朴归真的自然之感。原始的材料与结构设计,让居住者在城市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因为现代城市发展运作中更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人们在空间情感需求上的满足。民宿的出现正是满足了人类自然的属性,重视环境营造上的自然纯朴,也结合一些现代设计让环境基础设施的使用更为舒适。不同的形式、文化、设计理念等都会给民宿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视觉效果。但居住环境的优美和舒适感营造手法却是大同小异的,例如,增加更多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让人们被大自然环抱。
四、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未来的产品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服务与情感领域上,因此情感化理念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也将有更多的开发、发展空间。想要准确地将情感化理念运用在民宿空间设计上,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让人们获得舒适的居住体验不是一件易事,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综合学科的组合运用,需要依据地域文化特征与人的情感感知层次进行个性设计、组织才可。
参考文献:
[1]王建宁.民宿设计中的人文情怀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
[2]仲寒霞.浅析当代民宿设计与生活[J].艺术科技,2018(1).
[3]王建宁.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讨当今民宿设计的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研究,2018(7).
[4]周雯.诗意的栖居——当自然遇到民宿[J].园林,2016(6).
作者简介:
李欣,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