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美学的发展及其审美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人们认识到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又要保证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让自然和环境和谐共生。国内外环境美学的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地位不断提高,环境美学打破了以往美学传统,它将研究的对象从艺术扩展到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一些事物,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在新时代,环境美学的审美意识不是具有功利性的审美意识,而是对环境功利的超越以及和审美的融合。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美学;审美意识
按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以及工业文明时代。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并且对人与自然关系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生态文明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渔猎文明时代是人对自然顺从的时代,生产工具的不发达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完善,使得人们不得不听从自然。人们只有在有河流以及水草资源丰富的地方,才能索取到他们所要的资源。人们在渔猎文明时代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切所需都直接取自于自然,这所体现的是在自然面前,人类似乎丝毫没有主体性,对自然是完全顺从。
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于生产工具的大规模使用,促使人们不再仅仅局限在河流丰富的地方去索取想要的资源,他们通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土地和气候来种植自然物,获取生活所需。在农业文明时代,人具有了一定的主体性,他们虽然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但是这种改造是很有限的,没有创造出自然本来没有的东西,而是简单地对原生态自然物进行复制,以达到生存的需要。这一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使得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在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最高的体现,人们试图突破自然的束缚,从而主宰自然。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地开发自然资源,自然的自身地位也就从神圣的施舍者变为了无私的奉献者,它所能做的仅仅是在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过程中提供原材料。由于人们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以及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变得越来越严重,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不断出现,比如稀有资源枯竭、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生存资源严重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协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生态文明的出现不仅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的需要,也是工业文明所催生的结果。这说明,工业文明对生态文明的催生,使得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工业文明的良好的东西。我们也能够发现,在渔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中存在着生态文明的源头。人类在渔业文明中对自然的顺从,以及在农业文明中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的观念,都是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的条件下,并没有形成现在的生态文明,但生态文明可以看作是对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回归。生态文明时代的出现,给生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工业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生态文明不再以旧的实体哲学为基础,而是以怀海特的过程哲学为基础。传统的实体哲学认为物质永恒存在以及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万物,物质的价值全凭人们决定。怀海特摒弃传统实体哲学的观点,他认为宇宙万物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万物都是现实存在的,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可以自我生成,自我创造以及相互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整个生态文明的核心,强调的是和谐。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时代的出现,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又要保障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新时代环境美学的发展
环境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美学学科相比,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的兴起,为人类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美学所探讨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对环境与人的审美关系进行严峻的探讨。环境美学打破了以往美学传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将研究的对象从艺术扩展到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一些事物,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一)国外环境美学的发展
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发表了一篇题为《忽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文章,指出环境美学兴起的美学理论背景,也就是被黑格尔称为艺术中心论的美学。同样,这篇文章提出环境审美的根本特征在于“身在环境中”,指出了环境审美的时代主题,也为环境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因此,学术界将这一年看作为环境美学的正式发端。
西方环境美学的初步建构,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这一时期,构建的重點从最初的应用层面转为理论层面。在环境美学发展的初期,重点在于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审美价值进行量化的研究。真正进入理论的构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是卡尔松。
卡尔松认为环境美学的性质就是将环境作为审美的对象,通过对环境的欣赏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欣赏维度并反作用于自己,并且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认为审美客体是潜在的,审美主体必须侵入当中,与审美客体进行积极的互动,将潜在的审美对象挖掘出来并进行审美。当黑格尔将美学狭隘地认为是艺术哲学的时候,自然美便被赋予人化自然的意义,也就是说自然虽然可以被作为审美的客体,那也是因为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从而将自然变为人的杰作,美学家们忽略了应该把自然当作自然去进行审美。由此,卡尔森提出一种新的对于自然欣赏的模式,就是“环境模式”,他强调自然环境是自然的。在这个基础上,卡尔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美学的文章,随后柏林特、约瑟帕玛也对自然欣赏的模式开始了研究,这些研究使得艺术作为美学的中心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者对环境美学进行了全面的构建,研究对象也由早期的自然环境转为了人类环境,柏林特在1997年发表的专著《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Live in the Landscape:Tow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和卡尔松在2008年发表的专著《自然与景观》(Nature and Landscape)等一系列论文体现了这种转变。环境美学也开始注重与各学科的相互结合,比如工程学、景观学、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保护学,与各学科的结合以及对环境美学不同方面的讨论,促进了环境美学的快速发展。
国际学术界在20世纪90代开始普遍关注环境美学。1994年,第一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在芬兰召开。1995年,在芬兰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美学大会第一次将环境美学作为专题进行讨论。在2003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中国学者陈望衡受邀并出席会议。2010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上,环境美学作为讨论会的分主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国内环境美学的发展
中国的环境美学是由一些研究环境保护和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学者们建立的。他们从对环境审美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从而上升到理论。国内的环境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武汉大学的陈望衡先生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培植一种环境美学》的文章,是中国环境美学的初次亮相,这也使得中国环境美学这一学科初步建立起来。
陈望衡先生对于中国的环境美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有很大的贡献,他被认为是中国环境美学的的开创者。他认为环境是人的家园,自然对于人来说既是资源又是家园,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为其提供的资源、家园。于是他提出,环境美学的主题就是“居住”的生活,生活的基础就在于居住。目前居住的概念由最早的宜居、利居和乐居三个层次发展为现在的宜居、利居、乐居、安居以及和居五个层次,所以,他认为“在生活中审美”就是环境审美的主要方式。陈望衡先生开启的国内环境美学的学科,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他的理论也十分具有体系性。
从1999年陈望衡先生发表论文以来,学者们对国内环境美学开始了研究讨论。环境美学首次被国内学术研讨会设立为专题进行讨论,在之后举办的一些国际学术研讨会,环境美学像一颗新星一样被作为专题进行讨论。学者们对环境美学的重视及讨论,使得国内环境美学得以确立。虽然中国的环境美学较西方的环境美学发展晚一些,但是就现状来说,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环境美学学者们建立了比较具有体系性的环境美学学科理论。
王卫东认为环境美学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作为其研究的对象,而且环境美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生命的活动原则。张法通过对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例如审美对象以及审美模式,发起了对以艺术美学为基础的西方美学原理的挑战。国内的环境美学学者们一致同意彭锋所提出的对于审美模式要实行参与模式的观点。在2007年,陈望衡先生的《环境美学》为国内环境美学确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环境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环境美和农业环境美,以及自然环境美和园林美。环境美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环境美的本质是家园意识,其功能就是为了让人们快乐地生活,快樂地旅行,也就是陈望衡先生“乐居”的思想。
在建立环境美学理论体系之后,国内的学者们积极地开始了对环境美学实践理论的讨论,并将环境美学运用到城市、农业、旅游的景观设计上。潘立勇、章辉认为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不仅要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先进的技术,还要重视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场所。郑曙旸认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要考虑场所的氛围,因为他认为城市的景观美并不在于其外在的整个形态美,而是在于当人处于该城市中,通过视觉感知城市所要表现出的整个氛围所呼应而产生的美。陈望衡认为农业景观既是生态景观,也是生命景观,农业景观所反映的必须是与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廖建荣提出,旅游景观要着重对名人故居进行改善,充分利用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并与环境美学的主题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主题,围绕整个主题进行展出。
环境美学的出现,使得美学的研究重心由艺术到自然,使得美学正在走向贴近人类的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当中,也向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提供了一条实现和谐的道路。
三、生态文明时代下环境美学的审美意识
环境审美的意识在渔猎文明时代就有萌芽,但真正确立是在农业文明时代,那时环境审美意识所体现的是农业性以及生活性,在田园中生产和生活,使得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主要居住在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环境审美观念由以田园为主的山水景观转为了以城市建筑为主的城市景观。新的文明的出现,使得人们在看到工业文明日渐显露的环境弊端后产生了新的希望,与之相应的是环境审美意识也发生了新的改变。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审美过多地倾向于实用性和功利性,这使得对环境的审美意识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自然环境作为有用的对象不停地利用,导致该时代审美意识过多地侧重功利性。在生态文明时代,那是不是说对环境的审美就要是无功利性的呢?显然不是,因为康德提出的审美无功利性很可能把环境也排除在人类的生活之外。
康德提出审美无功利性,他的这一论断使得审美主体具有一种审美的超然感,让艺术与审美脱离了日常生活,然后进入了一个无功利的世界。也就是说,艺术称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排除在人类的生活世界之外。加达默尔将这一体系的审美意识的活动称为审美区分,这种审美区分是对艺术的抽象,并且认为这种审美区分消除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如果不对这种审美区分进行修正,很快可能会对环境进行抽象。加达默尔提出新的想法,他认为不仅要偏向于事物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强调观看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这样有利于超越审美的功利性,来获得环境审美的经验。
生态文明时代下环境美学的审美意识,是对环境功利的超越,使功利和审美相融合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的生成需要审美态度的转变。之前的审美态度是用某种方式来决定审美对象,具有某种审美特征,现在我们需要具备的审美态度是为了发现客观对象的某些审美特征所具有的条件。这种审美态度是环境审美所必需的,因为它能实现审美主体与对象的统一,从而实现功利与审美的融合。
四、结语
在生态文明时代,环境美学的出现为人们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环境美学家们不仅要深入研究这种新生的审美意识,而且要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给予更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阿诺德·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贾卫列.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架[J].环境美学前沿,2015(3).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