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栾川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 hm2,由于品种更换频繁,加之近两年气候异常,马铃薯晚疫病在栾川县发生普遍,年发病面积约10 hm2。
一、为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可为害叶、茎及块茎。在叶片上发病时,叶部病斑大多先从葉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可扩及叶的大半以至全叶,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最后植株叶片萎垂,发黑,全株枯死。病斑扩展后为暗褐色,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雨后或有露水的早晨,叶背上最明显,湿度特别大时,正面也能产生。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成褐色,叶背无白霉,质脆易裂扩展慢。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薯块受害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的小斑点,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病薯腐烂。
二、发生规律
(一)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
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能力或出土前腐烂,少数病薯的越冬菌丝随种薯发芽而开始活动、扩展并向幼芽蔓延,形成病菌,即中心病株。出现中心病株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而为害块茎时则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
(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在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18~22 ℃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天气渐凉(10~13 ℃,保持1~2 h)又有水滴存在时,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天气温暖(24~25 ℃,持续5~8 h)有水滴存在时,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气温22 ℃左右且相对湿度>95%持续8 h以上,或夜间气温10~13 ℃且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 h的高湿条件,晚疫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 d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三)多雨低温年份易流行成灾
晚疫病在多雨低温年份易流行成灾。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坡地发病重。过分密植或株型高大可使小气候增加湿度,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或者土壤瘠薄缺氧或黏重土壤使植株生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抗病力也不一致,一般幼苗抗病力强,而开花期前后最容易感病。叶片着生部位也影响发病,顶叶最抗病,中部次之,底叶最容易感病。
三、综合防治技术
(一)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有很大的差别。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容易发生变异,垂直抗病性品种栽植几年后,容易丧失抗病性,应选育具有水平抗病性的品种。目前,栾川县推广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津引8号、郑薯7号、荷兰15、803等。
(二)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和种薯处理
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5 km以上,以减少病菌传播侵染机会,并严格实施各种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薯也是防病的有效措施,可在发病较轻的地块,选择无病植株单收、单储,留作种用。对种薯处理,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 min,而后堆积覆盖严密,闷种2h,再摊开晾干;或用草木灰+50%甲基托布津适量拌种均可得到好的预防效果。
(三)加强栽培管理
中心病株出现应立即清除,或摘去病叶就地深埋。生长后期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缩小行距或控制地上部植株徒长,以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均可减轻病情。在病害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割蔓,14天后再收取薯块,可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降低薯块的带菌率。
(四)药剂防治
保护性药剂每667 m2可用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50 g,对水50 kg喷施植株叶背面及茎。治疗性药剂每667 m2可用银法利(氟吡菌胺和强内吸传导性杀菌剂霜霉威盐酸盐复配剂)60~75 mL,或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00 g,对水50 kg喷雾。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1次药,以后每隔7~10 d喷1次。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