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述马铃薯瓢虫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瓢虫的侵袭而出现很多坑窝,致使其市场售价比较低。想要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就要对瓢虫的发生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瓢虫;发生规律;防控对策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作物,其种植结构日趋复杂,近年来,虫害的发生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日趋减少。其中,马铃薯瓢虫是导致其产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的时候,损失可以达到总产量的30%,极大地影响了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1   马铃薯瓢虫的发生规律
  1.1   马铃薯瓢虫的生活史
   通过对马铃薯瓢虫进行检测并详细观察后发现,瓢虫会在背风处晒太阳,在沟渠或者草丛中越冬。通常越冬的瓢虫在每年4—5月开始活动,以马铃薯为主要食物,之后会逐渐蔓延。通过观察还发现,覆盖在马铃薯植株上的瓢虫的取食规律是:从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一代幼虫会世代重叠,当进入到7月和8月,二代的幼虫也会重叠,此时,它们会转移到其他农作物上,如蔬菜类、瓜类和豆类等。其中,茄子和辣椒上会比较多一些[1]。
  1.2   马铃薯瓢虫的生活习性
  1.2.1   成虫
   通过对马铃薯瓢虫的成虫生长过程观察后发现,当瓢虫由幼虫形成成虫时,通常1 d就开始长出羽毛,此时,它的身体比较柔软,呈淡黄色,鞘翅目有6个斑点,1 h后其身体就会产生28个圆形黑点,而且黑点还会继续出现,此时瓢虫已经能够爬行,2~4 h之后就可以进食了[2]。瓢虫从白天到晚上都会进食,白天整天都在吃,而且吃得很多,夜间进食会少一些。瓢虫羽化后,2~4 d就会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从几分钟到4 d不等。它们可以产卵、孵化,不交配的瓢虫可以产出少量的卵,瓢虫可以通过多次交配来增加产卵的数量。瓢虫通常可产卵10~16颗,成虫寿命为30~80 d,有的越冬成虫可达240 d左右。
  1.2.2   卵
   瓢虫的卵位于叶子的背面,很少出现在叶片的正面。第一代瓢虫的卵主要出现在马铃薯下部的叶子上,之后从土豆叶转移到茄子、蔬菜、瓜和大豆等农作物上。瓢虫的新卵是亮黄色的,孵化后会变成暗黄色。采用网饲法对瓢虫进行监测后发现,第一代卵历期8~11 d,第二代是5~7 d。
  1.2.3   幼虫
   新孵化的幼虫会聚集在蛋壳上,并小幅度移动,待2~6 h后开始活动,然后分散在卵块的周围取食,之后逐渐生长并在叶面上进行扩散[3],但只是相互连接的植物上有幼虫。幼虫饮食的时间较长,食物量较小,当幼虫进入到成熟期后,身体会呈现橘红色。
  2   马铃薯瓢虫的防控对策
  2.1   监测其生活习性进行防控
   根据监测、观察瓢虫的生活规律杀死瓢虫,如采用轮作的方法,土豆和玉米轮作、茄科和非茄科作物轮作、作物和作物轮作、高秆与低秆作物轮作。瓢虫产卵期长且繁殖量高,应作为防治的重点。
  2.2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在马铃薯瓢虫幼虫盛发期,利用人工技术促使瓢虫双脊蜂在野外繁殖。提高马铃薯瓢虫蛹在田间的寄生率,减少第一代成虫和越冬昆虫的数量[4]。
  2.3   采用农药防治措施
   当马铃薯瓢虫的密度非常大时,应把握两个防治喷洒的关键时期。对越冬成虫迁移到农田高峰和分散幼虫的防治损伤前给药;在第一代瓢虫越冬前,根据植物根部进行药剂选择,如2.5%氯氰菊酯乳剂3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剂3 000~4 000倍液体喷雾控制。
  2.4   严格执行检疫程序
   在对马铃薯瓢虫进行防控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疫程序来进行,禁止从疫区调运马铃薯块茎,或选用疫区的活体植株。对于疫区的其他茄科寄生植物以及各种包装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疫,并做好清除瓢虫的处理工作,避免马铃薯瓢虫传出和蔓延。
   做好马铃薯大田的普查工作,要明确划分出疫情发生区域与非发生区域之间的界限。对于疫情发生区域边缘所种植的茄子、番茄等茄科植物,要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马铃薯瓢虫在这个区域传播和蔓延。
   综上所述,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种植结构日渐复杂,加之瓢虫的侵害,导致马铃薯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为了确保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 1 ] 秦引雪,崔娜珍,王秀娥,等.山西北部地区马铃薯瓢虫发生特点[J].综合防治技术,2016(06):27-28.
  [ 2 ] 李强.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气候变化关系分析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杨凌: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國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
  [ 3 ] 袁邦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及注意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2015(06):68-69.
  [ 4 ] 陈凌珠.精准扶贫工作调查与思考——以四川省马尔康市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6(09):66-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