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我国近年来应对国内外发展变化,调整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位处内陆腹地的川渝陕云经济区因其区位不佳使得长期在对外开放发展中尚处劣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川渝陕云经济区应抓住时代的机遇,紧紧围绕区域协同发展标杆目标,立足区域实际,参考借鉴京津冀等先进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总体构想,积极探索适合川渝陕云经济区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一带一路” 川渝陕云经济区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3(a)-178-02
现如今,西部各省市经济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为区域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总体构想,加快走出一条适合川渝陕云经济区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这不仅为川渝陕云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与思路,而且也推动川渝陕云经济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走向国际舞台。结合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针对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进行战略层面的探讨与设计。
1 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1.1 坚持原则,全面推进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划下,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区域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全面推进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的“五个原则”。一是战略目标协同原则。川渝陕云四地要全面打破分割、分离、分立的状态,从政策、产业、交通、市场等领域进行全面统筹,按照一体化的思路编制目标任务、发展方向,确保各地区之间的战略同盟化,发展一体化。二是规划布局合理原则。必须注重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定位,突出川渝陕云各地的区域特色与优势,全面做好四地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统筹工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布局。三是全领域协同原则。破除“碎片化”“片面化”发展,全面统筹推进川渝陕云经济区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特别是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从而促使川渝陕云四地在各领域实现均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差异化原则。川渝陕云四地应各自立足本区域的区位、产业、资源、生态等各方面优势,在此基础上,集聚优质生产要素与资源,实现优势发展、特色发展。
1.2 统筹部署,协调实施
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规划出人们对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新憧憬:“一带一路”倡议中,川渝陕云四地绝不是“配角”,要做西部区域协同发展的领航者。为满足各地区日益提高的发展需求,川渝陕云经济区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下,尽快制定各专项规划,明确未来5 -10年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是川渝陕云要专题研究,统一部署,成立协同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论证与制定《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全方位协同,全领域融合”为主线,注重突出川渝陕云各地的特色优势,研究制定科学化的区域协同发展配套实施方案,指导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二是川渝陕云四地要签署加强川渝陕云经济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要聚焦产业、交通、生态等各项领域,推动四地资源、空间、科技、产业等全方位的互补共享,全面提升协同发展的层次和质量。三是样板先行,分类指导。建议对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领域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在各领域分别打造样板,充分发挥样板效应,用以引领本领域协同合作的标准化实施。同时,据此对协同发展的各领域实行分类指导。四是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鉴于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同时,各地区、各领域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实施分步发展战略。建议首先从科技产业创新、交通互联互通、旅游合作、生态联防联治、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人手,然后在向其他领域扩充与渗透。
2 制度优化: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2.1 以资源整合为依托,优化组织结构
坚持把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攻方向,首要的就是对川渝陕云四地的资源进行整合,积极配合区域协同发展新要求,建立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专门机构,同时完善机构的设置、规格和人员组成方案,充实和加强协同发展的组织力量。一是成立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牵头,成立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要重点做好总体规划、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创新合作等四大方面工作。除此之外,川渝陕云四地要分别成立区域协同发展专项小组,对接领导小组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任务。二是完善协同发展专门机构职能定位。基于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设置机构职能,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全面把握协同发展脉搏,做好职能的定位,主动适应协同发展各阶段的需求。三是构建规范科学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健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整套职责明确、程序完善、执行有力的工作运行体系。
2.2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健全政策体系
一是协同发展引导政策。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深入阶段,要通过政策倾斜与扶持,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示范基地、项目等,提高区域协同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二是重点领域发展扶持政策。结合川渝陕云四地实际,加快对重点领域的协同合作,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根据区域协同发展实际和未来总体方向,从不同侧面对科技产业创新、旅游合作、对外投资等重点领域提出扶持政策。三是对于重大投资、特色领域协同发展的支持政策。在研究、制定有关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政策法规时,要针对重大投资、特色领域的合作发展,增加专条专款给予重点扶持。四是促进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开发。加强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理论研究,为管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提高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结合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思路、新思维、新领域的研究開发。 2.3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协同机制
注重加强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制度建设,坚持抓好协同发展的主要节点、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各种制度建设,逐步构建科学化建设发展体系。一是完善协同发展统筹工作体系,强化节点管控。从制度上,推进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深化改革,根据协同发展实际,进一步推动统筹协同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专项监督制度,对现有合作产业、项目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二是着力构建协同发展预警体系。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加强对区域协同合作的項目、主体发展情况的跟踪监督,及早发现并化解相关问题与风险。三是依托各自优势,构建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保障服务体系。川渝陕云四地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政策等各方面完善协同发展保障服务体系。
3 管理升级:结合实际,高效联动
(l)以“整体协作”为导向,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新趋势,坚持把高效联动作为加快推进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川渝陕云四地政策、管理、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协同高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应对“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新挑战,狠抓发展新机遇。一是厘清政府与各类主体的关系。就政府层面,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辩证地看待“管办分离”。政府的“管”不能是从单一行政层面的“管”,一方面要从法规上管;另一方面要从经济上管。打破政府的包办方式,引导与鼓励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以整体协作方式推动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严格区分政府与各类主体之间的职能,厘清各类经济、文化等主体经济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界面,形成“全面联动、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整体化协作新机制,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二是强化对川渝陕云经济区各类主体的内部管理。着重突出本地特色,以创新理念为主要手段,不断转变本地区各类经济、文化等主体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增强活力,更加快捷适应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新要求。三是构建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坚持合理流动机制,扩大协同合作的规模与范围,促进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转向依靠创新、科技、管理统筹推动。
(2)以“多元定位”为导向,契合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实际,优化人才结构。
一是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川渝陕云四地各类人才结构显著改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明显优化。二是格外注重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育与引进。根据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制定高层次人才总体战略规划。三是优化人才梯度,谨防人才断层。结合区域协同发展需要,特别是对科技创新、战略管理、专业策划等领域,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专项培育,努力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工作。
(3)以“效能建设”为载体,明确发展目标,强力全面推进。
效能建设是实现川渝陕云经济区协同发展目标的科学路径。一是注重全面统筹推进;二是突出重点引领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前期要更加注重对重点领域协调合作的谋划、支持与指导,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从而对其他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进行较为全面影响与引领;三是强化目标节点管控。根据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建立目标实施跟进管理机制,并对实施过程跟进监督。
参考文献
[1]柳希.“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开放型经济运行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2018(9).
[2]史本山.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一带一路”的桥头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孙超英,张华泉,林德萍.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7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