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放手,培养有能力的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转变教师的育人理念势在必得。基于此,本文对老师如何放手培养有能力的学生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放手;权力;时间;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习惯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理解为知识积累和技能的训练,教师掌控着课堂,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包办代替学生在课堂上能力的训练,对于知识点和题型的讲解力求滴水不漏,学生无法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思维活动。因而转变教师的育人理念,要“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只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身份,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由操控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同时,把学习的权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和表达思想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总结习作的方法和合作交流中提高习作的能力,同时让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给学生权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高高在学生之上的语文老师必须把心中的操控大权放下,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有了展示和发挥的空间。如放手让学生搜集资料,搜集课文作者资料,放手让学生开展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如: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二“浓浓的乡情”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交代同学们可以先自由组队,然后队长安排任务,最后排练节目,结果孩子们编排了声情并茂的节目,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个活动整整两节课才结束,而且节目非常紧凑。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组织等能力。所以只要老师肯放权,学生的潜能完全被激发起来,特别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空前发展,教学效果让我们意想不到。表达能力就是学生习作能力的表现,在这次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给学生时间
老师总觉得一节课40分钟,一转眼就过去,经常设计的内容没讲完,下课铃就响了。老师是非常宝贵这课堂时间的,才40分钟,哪舍得让学生浪费,可谁知道?有舍才有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黄埔区优质课评分标准有一条,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后,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获得快乐。如: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新型玻璃》一课,因为这是说明文第三篇的课文,在学这课之前已经学了《鲸》《松鼠》两课,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方法,学说明文无非就是知道文章介绍了什么、从哪些方面介绍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所以这节课一开始,我只是用了5分钟简单说明这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剩下的时间就完全交给了学生,我让学生以这三大点为学习目标,分小组学习,完成一个表格。最后小组内选派一个代表来讲台汇报。学生不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而且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也特别牢固,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户”。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概括、欣赏能力,在汇报的环节,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给学生一些时间,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收获多多,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
三、给学生空间
第一,巧设疑问,总结习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能统领全文的大问题,通过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总结习作的方法。在教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三“大自然的启示”时,当我指导完学生起题目、习作的思路,还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后,问学生:对于这次的习作,还有什么困难?调皮学生汤炜俊腼腆地问:“怎样才能把文章写长呢?”我赶紧说:“炜俊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总结把文章写长的方法,然后汇报。”学生讨论声停了后,然后学生汇报。康思敏自信地说:“我们习作老师教过我们,写文章可以列小标题。”汤君儿接着说:“可以多用比喻句、拟人句。”郭晓琳也不甘示弱地说:“可以把文章写具体,写详细。”我又趁机说:“你可不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怎样写具体,写详细?”当时刚好有两个小帅哥到我们班修电脑。于是,她就以“我们班来了两个人”为例。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后把原来的句子扩写成二十几个字的长句子。最后我说,现在谁来总结把文章写长的方法,然后学生总结到三点:一是列小标题;二是用修辞手法;三是把文章写具体,写详细。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学生乐在其中。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得到提升,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又获得习作的方法。
第二,留出空白,训练学生创作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让学生自由、灵活地去写作,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学语文的最终的目标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读是一个输入过程,写是一个输出过程。阅读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通过让学生留空写话,写写我们班的“小书迷”,发挥《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这篇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人“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第二个课时,我设计这样的留白练习。
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有些同学还成了“小书迷”,让我们拿起笔来写写这些“小书迷”。(100字左右)(你可以像作者一样从他的语言、神态、动作上去写。)
你可以选择一个以下的开头:
1.星期二下午,语文老师捧了一叠《草房子》走进课室,只见……
2.只见我们班的“小书迷”×××双手捧着《淘气包马小跳》……
老师长期进行这种留空白的作文练习,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所以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完全可以放手,只要抓住语文教学的两个根本目标“识字”和“讀篇”的教学,把权力、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充分地表达,这样我们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意义——写在生本教育进入第十个年头[J].现代教育论丛,2008.
[2]曹利娟.让语文课更有魅力[M].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