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县三十年气候变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利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数据资料,对杂多县气候变化趋势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杂多县三十年气温总体呈现气温上升趋势,平均气温趋势升高2.0℃。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现逐渐升温变暖趋势,气温逐渐上升变暖对于今后杂多县农牧业生长发展、牧民生活带来较好有利条件,促进杂多县经济发展,也便于更好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关键词:杂多县;气候;变化趋势
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地势西高东低,属高寒气候,受地理环境影响,全年气候寒冷,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冬夏冷暖之别,无霜期短,气温日、年较差大。而且也因为其复杂地区地理环境,暴雪、大风、冰雹、雪灾等时有发生,常常造成严重气象灾害。其中雪灾是杂多畜牧业生产中主要灾害,局部雪灾年年有,常造成牧区牲畜大量死亡,给牧民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杂多县地处三江源区,研究它的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气候也有很大意义。因此,需要对杂多气温变化进行研究,对其气候变化趋势有一个整体把握。
一、资料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杂多县气象站1981-2010年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资料,将杂多县1981—2010年逐年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别分析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做出表格与图像以便于分析气候变化,利用气象要素时间系列,以时间为自变量,气温要素为应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得出气候变化趋势走向。
二、气温趋势变化分析
1.对比气温变化分析
以青南玉树藏族自治州为重点分析,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的称多县清水河为一个低中心,年平均气温为-5.0℃。玉树六县春季(3―5月)、夏季(6―8月 )、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及7月、1月平均气温分布格局与年平均气温分布基本一致。整个玉树州暖中心都位于纬度最低,海拔相对较低的囊谦―玉树一带,次暖中心一般位于杂多。
2.杂多县年平均气温趋势变化分析
据统计数据得知:1981-2010年杂多县平均气温为1.0℃。20世纪80年代杂多县气温属偏低,除1988年外,其他年份年平均气温均低于三十年气温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杂多县气温开始升高;到21世纪前10年杂多县气温均高于三十年气温平均值,最高气温在2009年,为2.5℃;最低气温在1983年,为-0.8℃。
除个别年份年均气温属明显偏低外,杂多县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气候傾向率为0.667℃/10a,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即1991年),杂多县整体气温变化开始呈现上升态势。
3.杂多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趋势变化分析
1981-2010年杂多县历年平均最高气温为8.6℃,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4.9℃。1981-2010年杂多县年平均最高气温最高值10.5℃,出现在2010年;最低值为6.9℃,出现在1983年、1997年;年平均最低气温最高值为-3.4℃,出现在2009年;最低值为-6.5℃,出现在1983年。
除个别年份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异常外,杂多县30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图1a),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58℃/10a、0.643℃/10a。30年平均最高气温趋势升高1.97℃,杂多县平均最高气温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对杂多县历年平均最低气温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图1b),气候倾向率为0.643℃/10a,杂多县三十年年平均最低气温趋势升高了1.9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1991年)整个曲线变化呈上升态势,与每十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1991-1995年气温变化相对异常是因降水不均匀,伴有短时干旱或低温冻害。秋、冬季降水偏多,强度大,引发雪灾,导致冬季积雪融化较慢,气温较低。而在春、夏季降水偏少,气候干旱,气温较高,遭受旱灾。
4.杂多县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趋势变化分析
分析杂多县1981-2010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得出:极端最高气温在1995年,为26.6℃;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91 年,为-32.2℃。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和历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大致一样,均处于上升态势,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47℃/10a和 0.51℃/ 10a, 杂多地区气温正在逐步上升趋向变暖。
三、杂多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统计数据资料显示:1981—2010年杂多县年降水量存在较大波动,但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005mm/10a,相关系数为0.0245,没有通过水平检验。近30年最大降雨量出现在2008年,为700.8mm,比年平均降水量多30.6%。最少降雨量在1985年,为399.9mm,比年平均降水量少34.2%。最大降雨量与最少降雨量相差300.9mm。
2.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杂多县降水集中在夏季与秋季,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61.2%;其次为秋季,占到全年总降水量20.8%;春季与冬季降水量较少。其中春季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14.6%;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3.4%。近30年杂多县夏季与冬季降水量呈先增加后稳定最后减少趋势,春季与秋季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3.降水月变化特征
计算1981—2010年杂多县月平均降水量,杂多县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这4个月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76%;以6—7月降水量最多,这两个月份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43.6%。11—12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1.6%。
四、杂多县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1.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特征
近30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波动明显,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1981—1984年日照时数增加,1981年日照时数最大,为2731.8h;1984—2005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2005年日照时数最小,为2194.3h。
2.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1981—2010年杂多县春季日照时数存在较大波动,但是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1981—2001年春季日照时数减少,2001年春季日照时数最小,为538.5h;2001—2010年春季日照时数又增加。
1981—2010年夏季日照时数波动较大,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1981—1986年夏季日照时数呈阶梯型递增趋势,1986年夏季日照时数达最大,为743.7h;从1986—2010年夏季日照时数整体呈减少趋势,且都在平均值周围浮动。
秋季杂多县日照时数波动相对较小。1981年日照时数达最大,为745.4h,之后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大部分年份秋季日照时数都低于平均值,仅有很少年份日照时数高于平均值。
杂多县近30年冬季日照时数较少,且存在较大波动。1981—2004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2004年日照时数最小,为425.0h。2004—2010年日照时数增加。
3.日照时数月变化特征
一年中杂多县4—11月日照时数相对较多,而12月、1月和2月日照时数相对较少。其中2月日照时数最少为1656h,10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236h。由气候倾向率能够看出,近30年杂多县7月日照时数增加最多,其次为2月;而1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其次为5月。
五、结语
1.雜多气象站1981-2010年温度呈现逐渐升温变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2.0℃,历年平均最高及最低气温、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2.个别特殊年份降水不均匀,伴有短时干旱或低温冻害。秋、冬季降水偏多,强度大,引发雪灾,导致冬季积雪融化较慢,气温较低。而在春、夏季降水偏少,气候干旱,气温较高,遭受旱灾。
3.杂多县气候变暖,利于杂多县主要生产的冬虫夏草,高原贝母、黄芪、雪莲等生长。对于冬季交通出行,牧草返青,农牧业生产、牧民生活都带来了有利得条件,促进了杂多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青海省气候中心资料,三江源区的气候资源及变化趋势,青海省地面气候资料三十年整编[C].2005.5.
[2]游庆龙,康世昌,李潮流,等.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
作者简介:赵敏(1991-2-1)女,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大气探测技术保障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2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