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弥补教师本身的知识不足,为同学们带来广阔的阅读世界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对于那些相对偏远的山区或者是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学校来说,信息技术一定会为学校的发展和优化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整合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利用该技术开展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本身的性格特点就是容易被具体的事物和多彩的颜色、声音以及形象所吸引。因此,根据这样的心理特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非常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同时,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同学们实际的接受情况以及课文的具体特点,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液晶电视、投影仪等具体设备的使用,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领会文章的意思。比如我们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先搜集鸟的图片,借由这些图片信息,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再和同学们一起解剖课文,感受课文中的美。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使学习不仅生动形象,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老师在上课时,将课件作为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课件的内容进行呈现,同时可以将课件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编辑,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能够提高同学们的精力,让静态的学习逐渐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动态学习。如大家在学习《鹅》这首古诗时,如果我们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很难让同学们对鹅的具体形象进行理解,如果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能够更好地表现这首诗所表达的场景和意境,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古诗,表达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學习时,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的步骤:(1)“曲项”的理解,我们可以首先展示一只白鹅将脖子伸出水面的过程。(2)“曲项向天歌”的理解,我们可以配上相应的动画设计,同时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加上鹅的叫声能够让同学们更加记忆犹新、印象深刻。(3)“白毛”的理解,我们可以展示一幅静止的画面,平静的水面上,一只白鹅栖息在水上,以此来突出鹅毛的雪白。(4)“白毛浮绿水”的理解,在碧绿的水面上,一只雪白的鹅从远处慢慢划来,主要突出其划水时的神态以及幽静的神态,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动态、毛的颜色以及划水的动作。通过这些细节来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教师通过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充分还原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能够让同学们对古诗加强记忆,利于理解,也强化了同学们的记忆,有助于形成长久记忆。
  三、妙用多媒体,拓宽教学空间
  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一定会事半功倍,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本身并没有见过翠鸟这一物种,因此老师在进行新课教授时,一定要先向同学们展示翠鸟的图片,让同学们对这一物种有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学习课文时就会游刃有余。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对语文学科展开综合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人格品质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同学们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分析以及处理信息,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够让同学们展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创造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也能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各方面水平都得到提升。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此来优化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活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2]胡明道.阅读教学现状探因[J].语文教学通讯,2004(7):6-9.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