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育一体化:高中“立德树人”的必由之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秉承“至善”的校训和“人格完善,学业精进,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德育一体化”的路径方法,包括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网络、能力素养和德育队伍的一体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中;德育一体化;立德树人;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9-0021-03
  【作者简介】张亚斌,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
  高中德育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大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将高中教育的各个体系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全面互动的整体,是我们的一贯追求。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牢记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至善”的校训和“人格完善,学业精进,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德育一体化”的路径方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以励志班会为中心,实现德育课程一体化
   “德育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课程的一体化,是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一体化,是课堂德育与课外实践的一体化。学校立足于将班会课、日常学科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的融合作为重点任務,构建理论与实践并进、课上与课下联动的“闭环”系统。
   学校与“三大步励志教育”课题组合作,围绕高中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年级均设计了八个主题,每个主题三个单元的,共计二十四节主题班会课。每节课均围绕主题内容,配有视频,讲稿和主题活动单。如高一年级开学后第一主题为“习惯和理想”,安排了三个班会课课程“精心塑造自己”“好习惯好人生”“我能行、一定行”,同时准备了视频资料《鹰之重生》《邓亚萍的精彩演讲》《瓷娃娃乐观自信文学路》,编印了三个主题活动单:“理想调查表”“体验习惯”“生涯规划”。通过规范化的设计,将各自为政,完全仰赖于班主任个人素质能力的班会课,打造为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主体阵地。
   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实现全科育人。学校实行课堂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方法生本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考试方式多样化改革,开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与育人导师紧密结合的德育实践教学新模式。教师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应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在课程设计上将课程要点与思想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校重视开展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打造“第二课堂”。依据德育活动的序列,每周开设“扬帆起航”“突出心重围”等励志活动课程,学生结合主题活动日,开展了“模拟法庭”“课本剧大赛”“阳光心理剧场”等实践体验式活动;每年均组织学生奔赴沙家浜、南京等地开展了“红色之旅”“立志之旅”“励志之旅”等德育游学活动。实践体验式的德育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教育者的人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德育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需求。
   二、以励志教育为核心,实现德育活动一体化
   “碎片式”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细小而微的,甚至会因为组织部门的不同而产生交叉重叠和反复矛盾之处;而一体化的德育活动则能尊重青少年道德生长规律,尊重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生长环境的特征,更能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
   在“德育一体化”实践与探索中,学校依托学生励志体系、导师育人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强调体现激励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正面启迪和积极心理暗示。学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每晚励志10分钟,每天三读励志信,每周一次励志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励志电影,每月一次会操及励志信诵读展演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校园励志之星评选。
   通过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长期持续拥有昂扬向上的成长动力。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用激励唤醒自我,努力做到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找到前进方向。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繁荣进步、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使之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以全面协同为宗旨,实现德育网络一体化
   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纳入德育体系,形成德育网络一体化,能够拓展学校德育的外延,发挥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学校精心打造了一批优秀班主任和育人导师。同时努力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并利用家长学校、开家长会等,请教育专家和有代表性的家长现身说法,讲解家庭教育的方法。充分利用家委会这一途径,将德育活动从单纯的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社会。整合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督学三者的引桥作用,统筹校外资源,丰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库,强化德育实效。
   保持校内外德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德育一体化”网络,不断优化、持续延伸学校德育的过程和成效,这种教育合力使高中德育更具全面性和长期性。
   四、以先进文化为引导,实现能力素养一体化
   在全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学校打造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实践中提炼形成的“诚信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品牌颇受学生们青睐。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以“三大步励志教育”的活动课程为依托的社团活动,有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综合性活动。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课程中,奠定学生人文底蕴,校园艺术节,鼓励他们积极实践,表现美、创造美;班级小讲堂、学校大讲堂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弘扬美好的事物。其他如主题为“书香校园”“理想前途”“诚信”的班报评比,班级形象代言人、星级学生、优秀学生的评选;高一年级“走红色路线、树爱国情怀”、高二年级“追寻革命历史、放飞青春梦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让学生树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    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全力丰富主题教育种类和形式,在实践中提炼形成每月主題的德育实践活动,并将品德、法制、国情、安全、艺术、体育、志愿者服务、习惯养成、书香校园建设等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如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节日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并形成了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学校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常规工作中,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师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受教育、提精神,学习有理想、做事有规则,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序性。
   五、以全员参与为目标,实现德育队伍一体化
   “德育一体化”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自觉地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能积极主动地从教材隐含的德育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德育元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只有这样,“德育一体化”才能落地、生根、发芽。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学校德育一体化管理队伍评价”等评价制度,对德育一体化的开展情况、队伍建设、制度完善、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学期和学年评价。着眼于工作队伍一体化,重点抓好年级工作小组、班主任和育人导师这三支队伍。建立德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分层目标管理,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做到“一、二、三、四、五”。一是导师每月对负责的小组开展一次活动,二是每周两次批阅成长记录,三是每月抓三个典型生进行重点育人,四是班主任导师每月上好四次主题班会课,五是所有导师都要实行五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我们加大德育工作考核奖励权重,与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以挖掘学生的德育潜能作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发展的着力点,整体思考学校德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德育一体化”工作机制,校本化地开展了励志教育活动,德育成效喜人。“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为在新形势下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1]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47(5):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