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整个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简要论述了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主要从在特殊体育项目中“立德树人”,在体育竞赛中“立德树人”,借助体育故事“立德树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体育;立德树人;特殊体育项目;体育竞赛;体育故事
“育人之道,德育为先。”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被看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德育,要将德育渗透进每一门学科之中,体育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呢?笔者任高中体育教师多年,对于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有一些自己的方法和心得,现归纳如下。
一、在特殊体育项目中“立德树人”
通过特殊的体育项目,能够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产生巨大的影响。通常学生观看体育比赛,看到的是运动员飒爽的英姿、高超的体育技巧的展示,是速度、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是他们获胜时的喜悦和落败时的不甘。但是没有人看到他们在赛场下所付出的努力,我国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的运动员都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奋斗。一个人可以凭借个人的天赋,成就一时的辉煌,但想要始终保持高超的竞技水准则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
长跑是一项极其考验人耐力素质的体育运动,能够挖掘出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进行长跑训练,以磨炼学生意志。在训练时,笔者不是在一旁观看,而是也参与其中,在陪着学生跑动的过程中,不断给予他们鼓励,为他们呐喊、加油,尤其是對那些坚持不下来的、想要中途放弃的学生。这样一来,无论是否所有人都能跑完全程、坚持到终点,但只要没有轻易放弃,在教师的鼓励下哪怕多坚持了一秒,多往前跑了一步,都是一种进步,都在这个过程中突破了自己以往的极限,培养了学生不轻易放弃的精神,使学生得到了意志的磨炼。如此一来,在长跑中就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学生受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
二、在体育竞赛中“立德树人”
众所周知,体育竞赛是非常残酷的,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只有第一名会被人们记住,第一名代表着一切。但是我们忽略了除第一名之外的其他人,忽略了所有参加体育竞赛的选手所付出的汗水,所进行的艰苦拼搏。美国著名导演巴德·格林斯潘在拍摄奥运官方电影时,当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冠军的时候,他却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那些赛场上的失意者。他曾经自豪地说:“我改变了人们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角度,我从体育人的故事中发掘出坚持、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精神。”
胜利固然重要,但坚持、拼搏、团结友爱、合作、牺牲等高尚的体育竞赛品格也很重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不仅仅激发他们对胜利的渴望,也时常教导他们要遵守比赛规则,发扬合作精神。如此一来,使学生既成为一个向往荣誉、勇攀高峰,又拥有良好竞技精神的人,包含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三、借助体育故事“立德树人”
体育课虽然课时少,但一年365天,也难免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而且冬季还有雾霾天气来袭。这种情况下是难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不妨在教室里给学生开展德育。好的故事,往往蕴含了强大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能充分感染到听故事的人,是开展德育的绝佳方式。在体育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体育故事,教师可以在课上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故事,并将德育渗透其中。
比如,在讲述兰斯·阿姆斯特朗战胜癌症获得自行车赛冠军的故事时,融入不轻言放弃、敢于拼搏的教育;在讲述丘索维金娜为给3岁的白血病儿子筹措医疗费用而高龄复出,夺得银牌的故事时,渗透亲情的教育;在讲述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拍卖金牌,捐献给儿童医院救治白血病儿童的故事时,渗透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教育;在讲述许海峰为祖国拿到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故事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到美国人乔治·易瑟带着木制的假腿参加奥运会,并拿到6块奖牌的故事时,渗透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教育。总之,体育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体育教师要多多掌握一些这样的体育故事,无论是在课内教学或是课外教学时,都可以挑选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施加十分积极的影响。当然,除了在特殊体育项目、在体育竞赛,以及在体育故事中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之外,肯定还有其他地方能够渗透这一教育,希望诸位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培养更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达文.浅谈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18(12).
[2]刘金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立德树人教育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