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一盏明灯指引自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坐也坐不稳,一些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本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作为教师,要想让这些孩子喜欢读书,写字。确实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在过去的一年,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一学年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
一年级语文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文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对以后步入社会有所帮助的,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自然就很多,内容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很灵活。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于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一年级语文课上主要从识字、阅读、写字三个方面进行。
一、识字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无处不在,就是一个教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个过程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同。在上学期识字教学课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比方说换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识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说,学“立”字时,我先猜一个谜语:一点一横,两腿一并,站在地上,一动不动。我一边书写一边说,学生们很快就记住这个难字了!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校内,在家里,在商场,在路上,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广告……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我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增加认识许多汉字,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
二、阅读教学,熟读深思子自知
进入一年级,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这个问题表现在:朗读时拖腔,唱书而不是读书,句子读得不连贯,语气没有抑扬顿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对话,不能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上种种读书现象,使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某些教学效果。课外之余我也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呢?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朗讀不流畅原因一:没有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识字量根本不够。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每课的生字数量增多,难记,特别是下学期,识字任务更大,字行复杂,有些很难找到好的识记方法,没有识字经验,只能死记,所以处理这个问题,除了多给学生提供识字方法外,再就是让学生多读,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读第二天要学的新课文,读完后家长签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读起句子来不会断句,不会停顿,不会换语气,我想这和学生的理解有关,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化大力气教孩子有感情读书。于是我打算下学期在训练学生读课文上再加大力度。
三、写字教学,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师示范的内容包括坐姿、握笔、书写动作、笔画和结构等。最重要的是课堂示范,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前,教师首先当众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然后让学生模仿书空笔顺,然后描红练习。 对于有些难的生字要个别示范,在当众示范以后,有些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我就会个别辅导,由于是面对面,学生对老师的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当然对于一些孩子还得手把手示范,通过手把手,教师直接牵动学生手指,使其能较快地形成正确的书写动作。尽管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示范方法,但学生们在作业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当这时我就在批改作业时,在原字的旁边给以示范或修改,并及时地总结,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育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8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