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巧妙的话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辨指的是思维过程,包括观察、认识、分析、判断和方法。儿童的思辨能力。不仅仅是指对学科考试题目的思考,更是指对各种问题和现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思辨教学的进行往往离不开话题的设置。本文主要从创设多角度话题、创设准则冲突话题等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创设话题 多角度 思辨能力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话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是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辩论,进而达到提高思维及表达能力的目的,包括观察、认识、分析、判断及方法。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仅是对学科考试的题目能够进行思考。更是对各种问题和现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思辨教学的进行离不开话题的设置,适当的话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因为情感作用的推动,主动投身到学习活动过程中。而思辨教学环节话题的创设,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性,还要注意思维的流量,教师要把课堂的主要目标定位于既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又要提高其道德水平,所以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方法恰当的、具有挑战性的,并且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高级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创设多角度话题,培养儿童道德认知能力
中国人喜欢用“三思”,如“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也喜欢用“深思熟虑”。“三思”也好,“深思熟虑”也好,都是在告诫我们,为人处事要谨慎,其中也就包含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视野要多角度,思维要多层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认知的差别,笔者很赞同这个说法。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尽力地去创建多种角度的话题,而不是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应当启发他们学会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同一事件,以此来激活思维,促使他们会主动地去思考、去选择,由此培养自己的道德认知能力。
案例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心中有‘规则’”
(师讲故事《德国人心中的规则》)
师:同学们,德国理发师不肯为这个中国人理发,中国人是怎么做的?
生:中国人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能不能例外?
师:理发师同意了吗?
生:没有。
师:后来呢?
生:中国人去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
师:那理发师给他理发了吗?
生:还是没有。
師:当时没有人理发,中国人为了能够理发。特地买了一张车票,德国理发师还是没有给他理发,你觉得他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小组先展开讨论,过会儿交流。
生1:他应该这样做,应该按照理发店的规章制度来办事。
生2:应该给中国人理发,因为店里没有客人,给中国人理发不影响什么,客人有需要,为什么不能满足呢?
生3:我认为德国理发师应该给中国人理发,因为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在不影响原则的情况下,破例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
师:同学们,从人性主义方面来说,这个中国客人为了能够理发,还特地买了张票,当时店里也没有其他客人,德国理发师于情于理都可以给他理发。但是,从规则方面讲,无论是谁,在何等情况下,无一例外。因此,我们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在此教学环节中,笔者通过“中国人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这两个话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他了解到理发室的规章制度以后,又买了一张车票,不搞特殊化,体现了中国人的高尚品质;从德国理发师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认为德国理发师应该给中国人理发,因为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破例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从规则、人情两个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的思辨活动,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也训练了其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创设准则冲突话题,发展学生道德思维能力
道德冲突并不是指道德要求本身的冲突,而是指行为者在具体情境下难以同时遵循多种道德要求时出现的困境,这种困境又可以称为“准则冲突”。一个人总会形成各种准则,在具体情境下,不同准则的要求会令人无所适从,从而出现准则冲突。但正是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个体的道德能力得到锻炼,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要注意设计准则冲突的情境话题,使学生卷入特定的冲突之中,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案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十课“家人的爱”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礼貌用语。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学校里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在家里,却不够尊敬自己的长辈,很随意。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啦,和老师、小伙伴们开心地说再见后,就放学回家啦!到了家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强强和花花有话要说哦。(播放视频)
花花:到了家,我也要做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这样,长辈们才会更加喜欢我。
强强:反正是在家里,随便一点,自由一点没关系,我觉得这样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才更亲密呢!
花花:《弟子规》里不是说了嘛:“出必告,反必面。”出门的时候都要打个招呼;回到家的时候,也应该要面禀家长。
强强:我每次出门和回家的时候,家里人又不是不知道,都看得见啊,再说了,他们大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啊,没必要给他们添麻烦。
接着,教师组织大家辩论:
师:同学们,你觉得花花和强强,谁说的话更有道理?
生1:我同意强强的说法,在家里没必要太在意礼貌,这样,才会感觉轻松一点。
生2:如果我在家讲文明、讲礼貌,爸爸妈妈也讲文明、讲礼貌,那样不是太累了吗?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呀,都认为在家里要自由一些,要舒服。那么有同学赞成花花的看法吗?
生3:我也觉得花花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在家太随便的话,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困扰。
生4:我开始觉得强强说得有道理,但是现在想一想,觉得还是花花说得对,如果要自由,那么就没大没小了,自由也包括说脏话呢,那总不能在家说脏话吧?
师:同学们的意思我明白了,自由并不是说就放任自己,肆无忌惮地放纵,自由也要建立在言语得体的基础上,言语得体其实就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其实在家里,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也要做到这点,这样,才能使家里的每个人都感到真正的舒服。
“在家里是应该自由一点、随意一点”还是“在家里也要讲文明、懂礼貌”这一话题情境的设计。促使学生们对这两个观点进行有效的辨析,再进行激烈的争辩。这一刻,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交锋状态。学生在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中,对于在家里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学生们认识到在家里也应该尊敬长辈并且言行得体。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点评,对其价值的澄清要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创设多种情景,巧设思辨话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其敏锐的恩辨能力,让他们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教师只有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利用他们的天性,注重培养其辨析以及多元思考的能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活力,让他们在思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