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故事喻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技法探微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庄子善于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形象的描述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在《北冥有鱼》中,庄子讲述了一则鲲鹏迁徙南海的故事,而且不光自己讲,还援引了《齐谐》一书中的记述来证明此言不虚。老夫子一遍遍重复这一故事,意在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鲲鹏这样壮观洒脱的庞然大物,也是不自由的,其飞行南海,也要凭借大翼之下的风的积聚,依赖于“海运”的到来,自由自在的“逍遥游”需要扎扎实实的修炼!
  拓展训练
  下面这段文字中,作者要通过对白杨和白杨在湖中的倒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形象名片
  智者之辩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極其尖锐的时代,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惠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通过濠梁之辩,表现出庄子和惠子不同的思想、性格和气质。庄子认为游动从容的鱼是快乐的,这是他愉悦心境的反映,体现了庄子的心境与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表现出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追求。惠子是名家,好辩,面对庄子的感慨,他不禁提出疑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时候,庄子没有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了反问的方式:“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可见他的机智。惠子采用逻辑推理,援引庄子的话,承认自己不是庄子,因此不知道庄子的心理;照此推理,庄子既然不是鱼,自然也不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的辩论语言严密,很有逻辑性,表明惠子对事物的认知是持寻根究底的态度;但与庄子相比,他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态度。对于惠子的继续发问,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我知之濠上也”(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这里,表现出庄子的机智灵活。其实,从逻辑上看,庄子不必“诡辩”,只是他没有找准方向,以致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这里,庄子与惠子谁更擅长辩论不言自明。
  对于这场充满智慧的辩论,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子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子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子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这是“移情”,庄子把自己的快乐移到了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子的愉悦心境。
  思维迁移
  惠子过世后,庄子感叹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可见这两位性格迥异的智者之间的友谊之深厚。请你从知己的角度来简单解读“濠梁之辩”。
  知识拓展
  古今异义词及其辨识方法
  ◎陈 平  冯汝汉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词义缩小。即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而今义则指男子的配偶。
  2.词义扩大。即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大了。如古代典籍中的“河”“江”专指黄河、长江,现在泛指一般江河。
  3.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即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变化。如“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古代指杰出、英俊,现在指轻浮放荡;“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现在则没有贬义。
  4.词义转移。即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方面的意思了。如“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是指海水运动,现在指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安知鱼之乐”中的“安”,古义是怎么,今义是平安,安全。
  那我们怎样辨识古今异义词呢?
  首先,区分单、双音节词。古汉语中有些单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同形,很容易被看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因此,阅读文言文时,一是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节词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双音节词;二是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节词。如“交/通”“妻/子”“无/论”“地/方”等。
  其次,认真辨析细微差异。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差异,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再次,尽力记忆词义转移的词。一般来说,词义转移的词,其古今词义差别较大,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记住它们之间的迥异。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中的“布”,古义为映的意思,现则指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