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本文将具体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24-0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农村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农村小学教育处于薄弱环节。很多教师都对教学工作存在认知偏差,学生也对学习生活缺乏重视。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面临一些新变。中小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只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标。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脱离实际
小学语文知识从现实生活中生发而来,以生活实践作为基础。如果脱离实践,语文知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末。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语文、认识语文、爱上语文。很多农村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主创新,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核心素养培养陷入困境。
(二)忽视核心素养
农村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农村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遵循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學习方法迥异,农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没有对核心素养进行正确解读,把核心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等同起来,阻碍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一些教师没有进行分层次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打造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语文教学面临一些新变。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单向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相对淡化。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真正达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体制改革目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比如,教师在讲《观潮》这一课时,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精彩纷呈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可以调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课文中有一段涨潮的叙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课文的理解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播放涨潮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联系学生生活
理论以实践作为基础,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许多教师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应该进一步丰富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
比如,教师在讲《桂林山水》时,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美景,并对文章进行仿写。《桂林山水》描述了漓江之美,在对漓江进行赞美时,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同时,《桂林山水》描述了桂林山川之美,在对桂林山川进行赞美时,作者仍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把山和水联系在了一起。在课文学习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景,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生活中的美景记述下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农村小学教育占据不利地位,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学生发展能力相对较差。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语文学科是基础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师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小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语文教师必须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艳.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措施[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2
[2]赵鹏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新教育时代.2015.11
[3]杨丽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语文建设,2014⑼: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