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当前,很多的油田在开发的末期,出油率大大降低,水含量不断增高,很难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人们逐渐对低渗透油藏开始重视,但是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孔隙度以及非均质性的特性,使得开发时要运用特殊的开采方式和工艺。而现阶段,开采低渗透油藏多是运用注水技术的方法。本文主要对油田注水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讨,旨在充分发挥注水技术来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率,提升石油的开采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采;技术;研究 ;方法
目前,油气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很多油田已经处于开采的中末期,出油率在不断下降,满足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开始重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运用,其具有特殊性,在开发时也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方法。注水技术主要用来开采低渗透油藏,采油和注水同步进行,以此提升采油量。在开采初期注水运用高注采比,这样能够恢复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地层压力,加密和调整井网,使得注采的井距逐渐缩小、水驱控制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升油田注水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1 低渗透油藏的特性分析
我国的低渗透油藏有其独特的特性,如地质动态性、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及孔隙度等,在开发前,要对其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这样能更好的提升开采效果。下面对其特性进行讨论和分析:
1.1 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动态性
低渗透油藏具有地质动态性特性,是一种受到岩性、断层以及地质构造影响的综合性油藏。其油水分布比较复杂,普遍会出现油水同出的问题,这会使油井开发和布井的难度加大。此外,低渗透油藏具有较薄的油层和较低的储层渗透能力,低渗透油层的悟性很低,油井的自然产能没有或者很低,只有经过改造、压裂才能开采出石油资源。同时低渗透油藏开发时的严重整压注水井,采油井具有很低的采油压力,不利于低渗透油藏中石油资源的有效开采。
1.2 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
在低渗透油藏中,低渗透砂岩储层的非均质行非常严重,储层在横向和纵向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且岩性和储层的厚度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利于石油资源的开采。
1.3 低渗透油藏的空隙结构与孔隙度特性
低渗透油藏具有的空隙度极低,它的储层多是由微溶孔构成。一般来讲,孔隙度都在10%-30%之间。同时它的空隙结构变化范围比较大,在5%-30%之间变化,这种变化范围和程度不利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利用。
2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对其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開发低渗透油藏时,可以针对其特点来运用有效的注水开发技术,以此来开采出更多的石油,提升开采效率。
2.1 同步进行采油和注水,有效提升采油率和采油量
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差的导压性能,很小的天然能量,运用同步注水或者早注水的方式来进行石油资源的开采,这样能够将渗透率的损失降到最低,使得低渗透油藏的地层要得到更好的保障。
2.2 高注采比的运用和井网加密的调整
在开采低渗透油藏时,初期可以运用高注采比来给油藏进行注水,且注水年限要结合油藏的特性来科学、合理的设置高注采比的年限,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地层饱和压力,提升采油率。同时,其开采单位也要结合井网、井距来对井网加密调整,使得注采的井距逐渐缩小、水驱控制能力得到提升,提升石油注水开采技术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
2.3 实施周期注水技术
低渗透油田储层的裂缝发现程度一般以多种状态来呈现,方向性非常明显,具有比较突出的非均质特性。运用周期性注水技术来改变采储量和注水量,并在油层中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压力场,不断促进流体在地层间交换和重新分布,提升低渗透油藏地层的渗透和吸水作用,促进洗油效率和注水波的提高和增大,最终促进石油采收率的提高。
2.4 实施高水质注水技术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具有很低的渗透能力和较为复杂的空隙结构,对注水水质要求非常高。当进行开发时,要实施高水质注水技术,按照标准注水要求来进行注水。同时要精细的处理水质,通过质检后才能出站,保护好水质,对下井工具、井下管柱以及地面管线等进行防腐处理,保障高水质注入油层之前要保持一定的清洁度,从而促进低渗透油藏资源更好的开发,提升石油资源的采收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常规的油田开发程度越来越低,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因此,我国石油开采的重点逐渐转向石油储量巨大的低渗透油藏,强化对其开发和利用,能够大大缓解我国石油能源短缺的问题。但是由于低渗透油藏具有特殊性的特性,在开发和利用时,要结合其特点和特异性来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油田注水技术,提升低渗透油藏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希旺.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 (34):133-133.
[2]樊成.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4525.
[3]李强,唐曼,徐兴国.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5(5):164-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