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人受益一生。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其最关键是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储备。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既能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自身语文修养,又能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独立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98-01
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平时口头表达能力很出色,可是写作训练时他们的文字却写得前言不搭后语;或者一篇短短一二百字的作文,却体现不出中心意思。推究其根本原因,这都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低下所致。所以,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认识。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从娃娃抓起,首先要依靠父母的正确引导。进入小学阶段以后,阅读兴趣的培养要靠语文教师来进一步提升,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这样的课堂充满情趣,学生求知的欲望会被调动起来,阅读兴趣也会慢慢被激发。
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重用适当的导引,引领学生情绪,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文章的意境,展示教师语言的魅力。使学生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祖国语言独特的美。
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分角色、有情境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接龙赛、诗王争霸赛、手抄报赛、成语故事会。
例如,我在讲解《曹冲称象》一课时,我告诉学生们,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志》,这本书会被学生争相传阅,巧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二、注重词汇量的积累
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注重词汇量的积累,这是从基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写作文时词汇非常貧乏,于是我在课堂上教授词汇时,有意识的将词语进行分类,比如说描写高兴的成语有“合不拢嘴”、“兴高采烈”、“神采飞扬”。这样便于他们体会这些词的区别,也扩大了同学的词汇量,方便在写作时恰当的加以运用。
另外,大量、有效的阅读有利于词汇量的积累。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会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感。除了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内容外,课外名著的广泛阅读也是扩充词汇量较好的途径。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大家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当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了,学生的视野才能逐渐开阔,知识才能慢慢增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三、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对文章思路有整体的把握。学生主动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图,积极去体会文章的意境。而不是被动的在老师引领下对课文内容进行肢解性的生硬的解读。做到这些都得依赖于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在学生独立阅读时教师也绝对不能松懈,教师要有精却的讲述,巧妙的引导,对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独到见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探索过程包办,必须让学生有自己的创造性阅读,教师不能以自己对文章的感知代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不能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阅读能力去独立自主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层次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其次,为了不导致学生阅读的谬误,使学生阅读误入歧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创造性,充分感知的同时,教师要适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导引好技术支持。著名语文教师李镇西也说过:“教师并不是以真理的垄断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表’,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为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选择”。教师的指导虽然是“仅供参考”,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动学生的心灵,因为教师的发言闪烁着智慧火花,教师的言论会,使他们的阅读体悟更深一层,学生的独立阅读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平。
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过硬的阅读能力会让孩子受益一生,阅读能力培养贯穿孩子一生,小学阶段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阅读现状,激发其潜在阅读的兴趣,努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在阅读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培雄.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 2008(27)
[2]于立书.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之我见[J].学周刊. 2016(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