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挥幼儿在园期间的“过错教育”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园小朋友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了过错,教师不可大动肝火,要注重因势利导强化幼儿教育,将幼儿出现的过错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幼儿分析错在哪里、如何改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与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  过错教育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67-02
  一、教师要确立“过错不可避免”心态
  许多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出现的过错时,要么厉声训斥,要么听之任之,这样的处理方式都是不合理的。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站,许多时候规矩和制度在幼儿心中还没有印象,需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这一过程中,幼儿因为不熟悉规章制度或者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孩子们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怀着一颗淡然的心面对幼儿出现的各种过错。教师既要有宽容的胸怀接纳孩子们的行为,包括孩子们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小错误,同时也要引起重视,能够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探索如何教育和引导幼儿改正错误、茁壮成长。
  二、巧妙运用各种过错,强化幼儿思想和行为习惯教育
  幼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抓住幼儿出现的各种过錯,针对性开展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们改正自己身上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做一个遵守纪律、讲究卫生、乐于学习的好孩子。
  1.让“小泥猴”成为“小白兔”。不少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干干净净,到了晚上离开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小泥猴”。究其原因,和自己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关,小手脏了随便在身上擦擦,吃饭和活动的时候也不注意卫生,稍不留神就弄得满身都是污渍。对此,我针对部分幼儿不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问题,在班级开展了“最美小白兔”评选活动,要求孩子们选出自己身边最讲究卫生的孩子,在班级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同时一起分析为什么有的幼儿身上总是脏兮兮的。大家一起讨论,结合平时的卫生习惯进行发言,总结出脏手乱擦、饭菜乱溅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孩子们对照这些方面进行改正。经过这样的教育引导,以及孩子们相互之间的监督,孩子们不讲卫生的习惯得到了较好的改正,变得爱干净、爱整洁了,真正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小白兔”。
  2.让“小刺猬”成为“乖乖虎”。无论你是身处几线城市,站在幼儿园门口,接送人群里,老年人已成为绝对主力。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公园、小区的广场上,老人带孩子游玩的比列也占据了大多数。因此,隔代亲现象尤为严重。不少教师在幼儿教育管理中也深有体会,由于老人的过度溺爱,一些幼儿在家中唯我独尊,俨然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养成了一副坏脾气。在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乱发脾气,严重影响了班级氛围。例如有的幼儿和同伴在一起做游戏的时候,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就会大发脾气,好像一只“小刺猬”。对此,我针对这些孩子身上出现的脾气暴躁等问题,耐心的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随便发火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接下来在全班进行举手表决,让孩子们选择喜欢脾气暴躁的人还是脾气温和的人。讨论交流和表决中,大家一致认为与人和谐相处的小朋友更受人欢迎。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多脾气暴躁的“小刺猬”逐步改正了缺点,成为了大家欢迎的“乖乖虎”。
  3.让“小猪窝”成为“漂亮屋”。许多小朋友中午在幼儿园午休,每人一张小床,成为了自己的小天地。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管理,有些小朋友的小床就会很乱,就像是“小猪窝”。对此,我没有直接加以批评,而是组织全班小朋友在一天下午起床后,进行了观摩活动。大家看到有的小朋友小床整整齐齐,除了被子铺在床上就没有其它东西了。再回头看看最乱的小朋友床位,有擦过鼻涕的面纸、头上的小皮筋、还会有忘穿的袜子。经过对比,那些没有认真整理的小朋友脸红了。我鼓励他们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并对床位整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自觉整理自己的床铺,“小猪窝”变成了“漂亮屋”。
  4.让“小违章”成为“小交警”。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了解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一样不遵守交通秩序,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是名副其实的“小违章”。这样的习惯非常危险,极易酿成交通事故。对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带领小朋友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标和意义。帮助幼儿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重安全,并监督家长遵守交通规则,成为家庭中的“小交警”。这样的教育使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顺畅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综上所述,利用幼儿出现的各种过错,针对性开展教育和引导,让孩子们懂得如何避免和纠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周刊》 2017年 第1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