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监测》课程发现式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环境监测境监测是环境学中至关重要的的一部分。利用发现式教学从课本上的改革、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学课件的改变和教学关系的创新等提出《环境监测》发现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做了初步探索,通过本案例的改革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环境监测专业人才。
  关键词:环境监测 适用性 实施措施 创新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学中至关重要的的一部分。它是一门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学科,从而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重视,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环境监测逐渐成为评估环境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由此,不久以后,社会将急需环境方面的人才。然而,在高校里,环境监测有关课程的教学方式却依旧一成不变,学生们对环境監测这门学科的热情也没有我们预想的高涨。因此,环境监测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近期,我们就发现式教学在环境监测课程上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索,以下是我们初步探索的成果。
  二、发现式教学对环境监测的适用性
  环境监测这门学科综合性很强。一方面,在监测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大量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分析与监测各项环境指标;另一方面,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这要求研究人员对环境监测指标有透彻清晰的了解。而发现式教学恰好可以通过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更深的认识,因此,从理论上讲,发现式教学适合于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1]
  三、《环境监测》发现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课本上的改革
  在现当代高校,课本大多为指导性教材,其特点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这显然不适用于我们的发现式教学。所以,想实施发现式教学,第一个要改革的就是课本。在我看来,发现式教学的教科书应该朝着基础知识发展。应该详细描述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且应该留下全面的实践内容,侧重于让学生发现知识而非指导。[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这样的实践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才能够对这门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二)教学形式的改进
  课本可以进行改革、简化,但是知识不能简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去花费更多时间来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责任不仅限于教学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教师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源,要先“知其所以然”,再通过个人的逻辑分析能力,“知其然”,甚至更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探索课本上本没有涉及的领域,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三)教学课件的改变
  提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很多人觉得老生常谈,觉得高校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培养。但我要说的是,这里提到的引导自主学习,不是说教师把课堂上的课件,习题直接传到各个网络平台上,再规定个时间让学生限期完成之类的。这种行为,本质上来讲,与原本的指导性教学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由教师口授,变成了网络自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对老师的课件和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长篇大论的知识点赘述,也不要大篇幅的例题及解答步骤展示,更需要的是由浅入深的引导,是一种如何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养成了这种自主学习并能够深入的探索这门课程的思维方式,学生才能真正的自己分析出结论,解决问题,得到属于自己的理论,再运用这种思维,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问题。
  (四)教学关系的创新
  明确了教学方式,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很多人都应该知道,中国传统教育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试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僵化。所以我的提议是,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抛弃绝对的师生模式,老师是老师,也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学生。老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一名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想要的课堂。只有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很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思维上的引导。[3]
  结语
  在现在这样一个急需有效控制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活学活用的环境人才,只能够举一反三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更好的的教学方式,要求我们的老师有更高的教育水准。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境监测人才的教育需求,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方式,更好地教育学生,最终去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适应于这个大时代的环境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拓程.再谈发现式教学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z1):12-14.
  [2]王征.发现式教学模式之研究[J].体育教学,1999(4):35-36.
  [3]卢麟,朱勇,李建华.发现式教学法在工科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4):81-83.
  作者简介
  侯建华(1984—),男,汉族,籍贯:安徽省肥西县,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功能材料与环境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