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集多种教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习好语文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构建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建设定向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困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素养。对此,语文教学要了解学困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情感为主线,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与学生融合为一体,系统性的指导学生进行转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困生”学习存在问题
(一)基础知识未全面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般将生字、生词、优美句式、修辞、文言古诗、诗歌阅读以及写作中所设计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例为语文基础知识,若在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全或运用不合适,很容易影响到后期教学的进度,同时若使用的不合适,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对此,在教学课程的深度改革中,可将传统的以背诵基础的知识点,转化为背诵经典诗歌典著。经典诗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学习语文,对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提升等也至关重要,是感悟语文魅力的基础。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健全,或存在认知障碍,极易影响到未来涉及语文的学习。
(二)语文字面、口语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表达自己观点。而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口语表达。其二,为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语言记录的符号。而“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资料的搜集上,以及与同学教师的交流上,常常在交流中出现词不达意、表达不连贯以及不善于与人谈话和交流等现象。从书面表达角度而言,常出现各种语句不通顺、造句不标准,无法用学过的字词来表述自身真实的感受。其次,“学困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而常陷入自卑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进一步的降低。
(三)学困生与教师缺乏互动
所谓师生关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主体与教学主导而形成的关系。从现代教学的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的角度而言,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进的过程,若教学中失去了教师或学生其一,教学就失去了意义。由于“学困生”语文基础差,表述能力差,与教师交流存在障碍,继而导致教师对学生认知不全面,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尤其是面临毕业的高年级小学生。在长期不自信的学习中,学生的心灵与感情处于封闭的状态,进而在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中存在障碍。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清教学的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与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为主线,将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关系建立心灵与情感的基础上。
二、“学困生”科学转化策略
(一)定向教学的科学构建与“学困生”的转化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在构建中要从学生年龄认知出发,采用定向式教学措施,设计系统而综合性的语文内容设计模式,创设“概念式”的教学决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这一“概念图”就如同建筑学上的设计图,而教师就是“概念图”的主要设计者,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来指导“学困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够有效消除“无目的的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指引和管控的作用。除教学内容设计外,有针对性的创设教学目标也是定向教学的一部分,对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以及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够准确的把握语文教材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标准。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程度进行精确的划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目标层次上准确的定位。
(二)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构建与“学困生”转化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不同,在学习中,时常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进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的构建都是以中等生的标准而制定。由于“学困生”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且理解能力差,而影响着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对此,在教学规划设计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认知基础上,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目的的设计教学规划,只有清楚的认清制约“学困生”学习障碍,才能从教学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知识的构建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策略知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中所独有的专业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教书出发,创设主主题化的教学策略,并将其与语文教學融为一体。而对于学困生而言,能够完好地掌握基础策略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若在教学中失去了有针对性的基础策略知识,则在教学实践中,想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一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规划,对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全面激发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力。同时在知识巩固过程中,要创建开放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并将其与学困生的实践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困生能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就感,进而有效增强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鼓励“学困生”,创设符合学困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活动,并积极的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困生的交际能力以及思维的发展。针对学困生中错别字较多,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的情况,笔者在课外组织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端正书写态度。还组织了钢笔书法比赛,设置了优胜奖和进步奖。学困生原本书法底子薄弱,照着字帖或者语文课本练了一段时间以后,进步比较明显,所以,有数名学困生获得了进步奖,从而促进了他们对书写的重视。
结语
在现代教学新标准下,若要实现学困生全面转化,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方式、教学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基础知识薄弱、表述能力差等现状,制定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使“学困生”能够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那么学生会反过来也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定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最终实现转化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白红梅.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语文能力的探索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曹丽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1].华中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7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