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地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玉米是锦州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在省、市、县植保部门共同努力下,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通过采取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控策略,近五年来我市玉米螟危害的发生面积正逐年下降。不仅有效保护了玉米生产安全稳定,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锦州市;玉米螟;绿色植保
秉承“绿色植保”的理念,我市以市、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为骨干,对全市玉米病虫害进行了全面的监测。我市主要采用黑光灯诱杀、性诱剂捕杀等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快速反应的现代化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通过对玉米螟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绿色防控手段的系统性应用,使诱杀害虫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1 锦州市玉米螟发生规律
根据近年调查研究显示,玉米螟在我市一般发生2~3代。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稈及根茬内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蛹期8~10天,5月底始见蛾。第一代玉米螟田间落卵始见期为6月上旬,盛发期为6月中下旬,卵期3~5天;第二代与第三代玉米螟世代重叠严重,第二代田间落卵始见期为7月底至8月上旬,8月上中旬为二代卵盛期;第三代玉米螟成虫到9月中旬仍可以使用性诱剂诱捕到。
2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采用科学的耕种方式、田间管理、现代植保机械,依靠杀虫灯技术创新和性信息素技术应用,在玉米螟防治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效果明显、全程无化学农药投入的系统性绿色防控技术。
2.1 越冬基数调查
在植保系统中,病虫情基数调查是基础。做好玉米螟越冬基数调查,可提前预判第二年玉米螟发生趋势,为来年防治工作提前做好准备。根据多年调查研究经验和越冬代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形态钻蛀特性,在我市10月上中旬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玉米螟越冬基数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大田玉米秸秆、穗及根茬。越冬基数调查以县为单位,选取玉米秸秆存储量大、有代表性地点开展调查。每一种存储类型随机取样5点以上,每点剖秸秆、穗20株(穗)以上。记录活、死数,计算玉米螟冬前百秆活虫量和幼虫死亡率。
2.2 秸秆还田等技术应用降低虫源基数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可有效降低越冬代玉米螟虫源基数。随着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和农机补贴政策支持引导,近年来我市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获得重大突破,秸秆粉碎还田配合腐熟剂使用可以创造较好的生态效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省工、省时、肥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优势凸显;秸秆打捆发电等新技术,可以消耗大量田间秸秆,改变以往耕作方式,从源头上消灭大量越冬代老熟幼虫。
2.3 应用白僵菌生物防治玉米螟越冬代幼虫
我市每年4月中旬集中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开展玉米螟发育进度调查,依据多年实践总结,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前15~20天,向集中堆放玉米秸秆、根茬等玉米螟越冬场所喷洒白僵菌。根据辽西地区传统耕作方式和农村生活特点,重点喷洒玉米秸秆集中堆放处,在垛茬口侧面均匀分布插入专用喷杆,按每平方米1个点、每垛12.5公斤菌液进行喷淋,为保证菌液活性,2小时内完成喷洒完菌液。封垛时间在4月下旬,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开始活动,即可进行封垛。取100亿/克白僵菌粉剂按1∶100的比例兑水搅拌,再按加水量0.5‰的比例加入乳化剂或洗衣粉,搅拌均匀后即配制成菌液。注意蚕养殖区切勿使用。
2.4 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卵
赤眼蜂可以寄生玉米螟卵,在田间释放赤眼蜂会起到降低玉米螟虫源基数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赤眼蜂田间种群数量,优化常年防治效果。在气候正常的年份,锦州地区可在6月中下旬在田间释放一次赤眼蜂,间隔5~7天第二次释放赤眼蜂,每亩1万头左右。若遇到极端干旱少雨气候,可在田间进行调查。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释放赤眼蜂即可。
2.5 物理诱杀玉米螟成虫
根据田间调查和性诱剂测报器监测,5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我市玉米螟成虫活动频繁时期。利用玉米螟成虫对特定范围光谱的趋光性,采用黑光杀虫灯可有效诱杀玉米螟成虫。依据玉米螟成虫活动习性,杀虫灯最佳效果开启时间在晚上7:30至第二天凌晨5:00。
2.6 性诱剂诱杀玉米螟交配期雄蛾
经过植保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性诱剂专化性和缓释技术逐步成熟,适用范围大幅提升,定向防治效果明显,且性诱剂对环境友好,无抗药性等问题。利用玉米螟性诱剂对交配期雄蛾进行精准诱杀,可有效降低成虫交配率。6月中上旬,根据围村近水原则,选择玉米螟成虫适宜交配场所,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诱虫口距地面1.0~1.2米。
2.7 新式植保机械喷施生物农药大规模防治
在玉米螟发生偏严重地块采用自走式高秆喷雾机喷洒BT制剂,可有效防治玉米螟幼虫;在玉米螟发生偏严重地区,若具备航空作业条件,可利用飞机或植保无人机喷施BT制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