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水稻施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水稻施肥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水稻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结合当地生产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调节和解决水稻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关键词:浅析;水稻;施肥技术
  一、水稻生育特点
  我市属于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带,生育期为110-160天,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可分四个时期,幼苗期(萌动、发芽、三叶期)。分蘖期:(始期、盛期、末期);穗分化期(长穗形: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膨鼓时的孕穗期);结实期即成熟期(开花期、乳熟期、腊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需肥规律
  1.吸收量:水稻正常生长必须吸收各种营养元素,氮、磷、钾是施肥的主要元素。每形成100公斤产量吸氮2.1-2.4公斤,磷0.9-1.3公斤,钾2.1-3.3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1.3。硅虽不是必需元素但对水稻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水稻是吸硅最多的作物。水稻对锌反应较敏感。水稻吸肥量还与气候有关:营养生长于高温季节中进行吸肥量常常大于低温季节生长的,其中磷素最为明显,这是因为低温对植株吸磷的抑制效应最大,若以30℃时的吸收量为100%,16℃时磷的吸收量降至55.9%而氮与钾分别降至68.3%与78.9%。
  2.吸收率:移栽到穗分化的营养生产中钾的吸收量较大占吸钾总量31.0-43.5%,氮次之为26.9-36.6,磷较少为15.8-22.4%。幼穗分化到抽穗的生殖生长期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加,氮为47.2-53.6%,磷为44.4-50.9%,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为56.6-69%,是一生中吸肥最多的时期。抽穗到成熟,氮吸收显著减少为16.2-33.3。磷的吸收比较平稳为33.0%左右。生育后期水稻吸收的氮、磷仍在16%-33%。故氮、钾肥要前中期施用,同时要施好穗粒肥以保证水稻后期对养分的需要。
  三、肥料施用量的确定
  确定目标产量:目标产量一般是在前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增产10%。
  土壤施肥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目标产量×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水稻每公斤籽粒需N:2.1-2.4公斤, P2O5:0.9-1.3公斤,K2O:2.1-3.3公斤)。
  四、肥料施用技术
  施肥是夺取水稻丰产栽培主要环节之一。而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亩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它们均是在不同发育时期形成的,各期施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只有适时、适量分期施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施肥经验是看天、看土、看苗分期施好基肥、蘖肥、穗肥和粒肥。
  1.基肥:多以肥效稳长,而含元素齐全的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
  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
  用量: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于耕前施用,为使基肥及早发挥作用,逐步改为浅层施用,即在干耕上水后施用,靶田时将氮、钾肥施入。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铵20-2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硫酸锌1公斤。
  2.返青肥:插秧后3-7天,追尿素4-5公斤。
  3.分蘖肥:分蘖期是单位面积上穗数的决定期,又是扩大稻苗营养体为形成壮秆大穗奠定基础的时期,要适时、适量。使之能在基肥释放的配合下, 尽早地促进分蘖,达到预期的穗数,同时有助于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防止穗分化或拔节之前氮素过剩。从栽插到分蘖停止一般有35-40天但并不是在这个时期内出生的分蘖都有效。高产栽培条件下,稻的有效分期较短,从栽秧算起只有20天左右,在早春气温较低情况下可延长到25天左右,在高温和带土移栽情况下,只有15天,且早出生的分蘖成穗率高,穗形大。早生分蘖从分蘖出生到主茎拔节的时期长,有较充裕的时间赶上主茎生长的缘故。追肥一般插秧后10-15天,追尿素10-12.5公斤;插秧后25-30天,追尿素8-10公斤。
  4.穗肥:拔节长穗期是决定每穗颖花数与谷壳体积的时期,对结实率与粒重具有深远的影响。此期施肥可形成足够的产量容器,即在已有穗数的基础上,使每穗颖花数与谷壳体积符合预期要求;形成理想的株型与强健的根系,使抽穗时的群体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与良好的株间受光效率,为增加抽穗后的灌浆物质奠定基础;控制无效生长,减少稻株在氮素同化时消耗贮藏糖类的数量,增加抽穗前的灌浆物质贮备。
  5.促花肥:为增加分化颖花数的有效施肥期,在穗分化前的6天到分化后的4天,最有效是在分化前一天到分化后一天。
  6.保花肥:为防止颖花退化,在穗分化10天左右,(有效施肥期在分化后的7-14天)一般是倒二叶抽出三分之一,穗长2至3毫米时,其用量不宜过多。一般可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抽穗前叶色能略褪淡为宜。
  7.粒肥:延长抽穗后叶片功能,增加灌浆物质,减少秕粒,增加粒重,一般亩追4-7.5公斤硫铵,对于抽穗速率不快,叶色偏浅的地块,可提早于始穗期追肥。一般田块不宜遲于齐穗后10日。
  参考文献:
  [1]王亚新. 浅析水稻施肥技术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 2014(18):76-76.
  [2]张艳清, 王金秋. 浅析水稻科学合理施肥技术[J]. 北方水稻, 2015, 45(6):57-58.
  [3]崔帅. 浅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3):9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