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研究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探矿工程的机制和发展概况,并分析了探矿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影响,最后研究了探矿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全面地概括了我国探矿工程的发展和应用问题。通过对探矿工程的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对这项技术提出实际性的意见,有利于推动探矿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以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矿工程;地质;资源勘探
在进行地质资源勘探时,要分为地质勘探和探矿两个步骤,其中,探矿工程的主要工作是对地下矿产资源的位置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出的数据来规划开采步骤。而如今国家对采矿工程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探礦工程要向着更加科学、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1 探矿工程发展概述
我国是资源大国,随着我国采矿业的发展,其中的探矿工程也不断地发展了起来。如今我国的探矿技术已经能探测到地下五千多米的矿产资源,而且所探测的资源也已经扩展到了液体资源、气体资源以及高硬度岩石等多种物质。这项技术不仅在采矿中得到应用,更是在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标本采集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地质十分复杂,大部分的资源都分布在高原地区,阻碍了资源的开采,以致我国目前的资源利用率还不到30%。因此,我国的探矿技术还要进一步发展,并致力于高端技术的发展。目前发展起来的还有物化探测技术和遥感探测技术,并在地质勘测中进入到了初步应用阶段。总体来说,我国的探矿技术在向着高技术以及多性能的方向发展,如今的探矿技术要以综合科学知识为基础,面向各个领域综合发展。
2 探矿技术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2.1 促进了我国矿产的进一步开发
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山川地带,而早期开矿主要集中在地势较平缓的地区,这不仅造成了部分地区资源过度开采的现象,还使得大量的资源得不到利用。目前我国的采矿深度在地下400到500米左右,这样的深度在地势复杂的高原和山川地区中会受到限制,因此,要不断发展深井采矿技术,还可以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进行地质模拟,研发通过计算来探矿的智能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地势复杂地区的矿产开采率。
2.2 促进了取样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地质勘测时,要在不同深度的地区采取岩石或矿物标本,通过对标本成分的分析来推测地质结构,可以省去大量的现场勘探步骤,降低开采风险。而岩石取样不仅在开矿时要用到,在进行地质学研究或者探月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如今的探矿取样技术可靠性还不是很高,对于一些地势及其复杂或是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采集的标本可能会有部分出入,探矿技术还要不断发展下去,要试图打破传统采矿工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科技领域的探矿技术。
2.3 预测环境的改变
地球上的大部分自然灾害都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或是地质改变引起的,诸如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探矿工程能够帮助专家准确预测地质的改变,模拟可能会引起的地表环境的变化,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另外,探矿技术对于其他资源的开发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例如,在某些干旱地区,需要开采深层地下水,就可以采用地质探测工程来进行钻井。现在,天然气等干净能源也在现在有着广泛的应用,探矿工程可以辅助天然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开发和利用都有推动作用。
3 探矿工程在资源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3.1 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
我国资源大量分布在西部高原地区,总量非常高,尤其是地势复杂的地区,很多资源几乎还没有得到开发。由于我国中部地区的资源已经被大量开发,而如今经济飞速发展,需要不断增加资源的开采量,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开采技术上的欠缺,我国的矿产开采技术虽然一直在发展,但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采矿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一般来说,矿产的开采要通过岩芯钻探技术来对地下资源进行初步的探测,为了准确地获得地下资源数据,要采用遥感技术来感应矿物质元素,有时要采用物理探矿技术。在做好初步的检测之后,要选定地点,对此处不同深度的地下岩石进行取样,通过对样品的分析能够进一步精确矿产位置和深度,甚至能够估计矿产总量,以及分布情况,这项技术能够将实地的工程简化到实验室或是信息技术中,大大提高了采矿的效率。
3.2 相关技术
我国在经过长时间的地面采矿工程之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新时代获得了不少的成果。采矿的关键步骤是要对样品的开采钻孔进行分析,对地势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还要对矿场的资源分布进行了解。这些过程的具体操作要求十分严谨,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对待。
4 小结
总之,在过去的发展中,矿产的开采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资源仍旧是排在第一位的。国家必须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管理,通过鼓励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对各地区采矿量的分配及控制来保证资源的科学化开采。
参考文献:
[1]莫都.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研究中的作用[J].大科技,2015(6):195-195+196.
[2]邓萍.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研究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4028-4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