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建设双一流高校开展以来,高校开始更加注重特色学科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学科建设也是双一流高校评选的标杆。然而高校除了教学科研部门,还有其他部门,文章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视角,为双一流背景下的再一次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后勤文化;原则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影响
  (1)后勤精神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心态文化,是指后勤部门的经营哲学、员工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面貌、行为准则、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等,是后勤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是员工心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个体利益无法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有效调节得失心理,减少冲突的发生。
  (2)后勤物质文化也叫物态文化,是指为了满足后勤员工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服饰、标识、徽章、报刊、橱窗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物质文化也是最基础的文化,是一种表象文化。
  (3)制度文化可以分为成文制度与非成文制度。成文的制度文化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等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的一种行为准则。非成文制度则是被非正式规范、是不成文的,但往往能够被大多数人普遍理解并得到认可的规范,如行为守则、晋升制度等。
  (4)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随着信息化发展,所形成的另一个体系的文化,因其载体的特殊性,它既与其他文化息息相关,又独立于其他文化之外,虽然弱小不占主流,但是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众多的物态文化,可以时刻提醒劳动者,整个后勤部门是一个整体,而劳动者个人就是这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高校后勤文化的特征
  1.服务与育人同行
  高校后勤服务有着特定的服务群体,这一群体在物质需求层面上是一致的,作为一个单位的后勤,服务是它的天然职责,而服务群体的特定性,要求后勤还必须具备育人的功能。
  2.管理需要现代化
  高校从成立之日起,就已经存在后勤或有类似职能的部门。作为准企业的高校后勤公司,更应该以企业的心态要求自己、以现代化的管理经营自己,只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高校发展的脚步。
  3.稳中求变是发展的准则
  高校的后勤管理的确需要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不能大步向前。后勤保障工作是高校平稳运行、高速发展的基础。因此,改革的前提必须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序进行。文化后勤则是在众多发展手段中,效果最深远的一种。
  三、构建后勤文化的原则
  1.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高校后勤永葆活力的关键。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才能充分发掘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开发后勤的人才资源,真正地使用好人才、培养好人才,才能形成一个对人才具有很大向心力的后勤,这样的后勤才能紧跟学校发展的步伐。
  2.服务为本原则
  后勤部门就其本质来说依然是一个服务的部门,它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场地、为教学设施提供维保服务,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支持。在后勤的文化发展中强调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也是后勤文化的应有之意。
  3.后勤文化应社会化
  教育部早就提出高校后勤部门的公司化改革,公司化必然要求社会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高校后勤部门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利润,一个成功的后勤,應该是一个既有盈利,又有能为学校教书育人添砖加瓦的后勤。
  参考文献:
  [1]刘焕梅,律文智,魏志强,等.浅析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高校后勤研究,2019(3).
  [2]胡博.高校后勤文化建设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J].高校后勤研究,2018(3):51-52.
  作者简介:郭天宏,供职于南京林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