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精准农业及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产生的效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把握准确复杂多变的天气,利用有利天气形势发展农业,避免灾害性天气给农户带来的损失,成了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考虑的问题。环境使然,社会各界对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闽侯县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进行探索。
关键词:闽侯县;新型农业;直通式;探索
一、新型农业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
1.发展新型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新型农业主体大量涌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新型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大、单产水平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但是當此类农业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时,产生的损失又比传统农业大得多。因此,新型农业对气象服务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闽侯县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的现状
1.建立新型农业服务对象库
闽侯县气象局自《农业部办公厅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通知》印发以来,积极与农业部门沟通与合作,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开辟了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建立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家庭农场等服务对象库,并适时发布节假日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号以及农业气象专题预报等信息。
2.完善直通式气象服务软硬件设施
开放闽侯气象微博、开发闽侯天气微信公众号,并对有关重点服务对象设立专用电子显示屏,安装农田小气候站,为服务对象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气象服务。2017年开始,闽侯县气象局结合当地金鱼养殖现状,开展了金鱼养殖特色农业服务,除常规的电子显示屏外,还先后在养殖基地内建设了六要素气象自动站、水质监测站和实景监控等设备,既完善了服务对象对生产经营的硬件设施的需求,又丰富了信息实况数据和预警信息接收的途径。
三、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取得的成效
自2014年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以来,得到闽侯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气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农业经营主体的充分肯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地方政府、人大领导多次对直通式气象服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加大了对气象服务维持经费的财政补助。二是直通式气象服务能够让农业经营主体掌握第一手气象资料,第一时间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有效防止了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如何加强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几点思考
1.强化业务素养,提升预报能力
天气预报工作是气象部门的核心工作,预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服务效果。因此强化业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升预报准确率是提升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水平的核心和根本,气象部门应加强各种预报模式的本地化研究和精细化服务,结合天气实况和当地地理特点,做出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农业服务产品。
2.强化服务针对性,畅通发布渠道
气象部门应该拟定决策气象服务方案,针对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加强直通式气象服务,为保证新型农业主体能够及时接收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气象局应加强和广电网络、移动通信等部门的合作,畅通发布渠道,并加强对红色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的实施,提升发布的效率。
3.开展常态化调研,了解服务需求
应积极联合上级气象服务中心、地方农业、林业及水利等单位,常态化地开展需求调研。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完善农产品的指标库,掌握农产品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关键农时节点对温度、湿度、降水及日照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作专题气象服务,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产品,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
4.加大气象服务的推广 提高经营主体的服务体验
气象部门应加强对“直通式”服务对象的培训,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了解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内涵,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气象”农业服务产品,科学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进一步加大气象服务的推广,提高经营主体的服务体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五、结语
新型农业的加速发展无疑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完善自身业务水平,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创新直通式气象服务方式。与此同时,做到精细监测、精准预报、精确预警、精心服务。才能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效果,提升经济效益,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竑,徐朝霞,刘洋.关于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思考[J].现代化农业,2014(10):66.
[2]石振彬,褚希,李媛媛.提高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Vol37,No.02: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8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