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水平的相关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164-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在农业的发展中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采取科学的手段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现代化农业;措施
运用先进农业机械设备来改善农業生产条件,进而实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这就是农业机械化。而农机推广就是将先进的机械化手段进行推广,主要有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等工作。为了提高农机推广的水平,应该重视下面的内容:第一,重视示范基地的建设;第二,对农民展开培训;第三,提升推广技术人员的素质;第四,健全售后服务;第五,重视和科研部门的合作;第六,创新农机推广理念。
1 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水平的措施
1.1 做好农机示范基地建设
农机科研机构是推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纽带,农机的研发是技术向着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因此,在研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合作,保证将优质的农机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农机真正使用之前需要有试验的过程,因此,农业部门需要重视资金的投入力度,科学建立农业推广示范基地,而农机推广部门也应该积极争取农业部门资金的支持,在生产企业的支持下在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将试验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通过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说服农民积极购买农机设备。
1.2 做好农民培训
农民是农机使用的主力,因此,应该将正确的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的方式传递给农民,真正实现农机的作用。此外,因为农民的接受能力不同,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农民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农机推广人员要经常下乡了解农民使用农机的实际情况,同时积极宣传国家关于农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保证农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提升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1.3 提高推广人员工作素质
在进行农机推广的过程中,推广技术人员的素质很关键,因此应该积极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培训学习,更好地掌握推广技能和技巧,以便更准确地将操作技术的维修知识传递给农民。此外,重视推广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重视对推广技术人员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中,进而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推广水平。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重视推广的效果和质量。此外,通过农机推广人员及时跟踪农民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难题,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1.4 加强售后服务,健全网络信息
农机售后服务是农机推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决定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因此,相关工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提升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和信心。此外,应重视信息网络的建设,将推广的信息技术传递到网络上面,让更多的农民了解购机的优惠政策,进而提升农机推广的水平[1]。
1.5 加强与科研部门联合
为了提升农机推广的效果,推广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进行积极的配合,如农机推广部门为科研部门提供数据的支持,科研部门就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农机推广部门要做好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的纽带,为研制更先进的农机奠定基础。在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的过程中,应该将农机和农艺的需求相结合,促进机械设备对农艺的改善。举例而言,在玉米收割中,因为机械设备的实际需要,应该进行宽垄种植,同时对种植的行距有一定的要求。
1.6 创新农机推广理念
相关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农业推广机制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机制,同时积极和农户取得联系,了解农户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开展新型农机示范会,使其和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让农民更清楚地了解农机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相关的农机推广部门应重视对推广理念和制度的更新,同时积极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为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2]。
2 结语
在农业发展中,农机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农民的工作强度,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机推广,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3]。此外,为了提升农机推广水平,相关工作部门应该加强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提升生产积极性,而农民也应充分利用国家农机的购置补贴政策,促进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朱常翊.吉林敦化:举办农机新技术培训班[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40.
[ 2 ] 李晓华.优化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保障最新农机技术迅速普及[J].吉林农业,2015(19):58.
[ 3 ] 孙振举.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吉林农业,2015,12(08):153-154.
(收稿日期:2019-03-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