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诗词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校实施“诗词文化育人”策略,充分挖掘教材和国学经典中的诗词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诗词润心灵”活动,营造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用中华诗词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染、熏陶学生,陶冶其性情,活跃其思维,提升其修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以精心打造的诗香校园氛围,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唤醒他们对学习诗词文化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发挥诗词独有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诗词文化;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词沉淀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而经久不衰。为弘扬国粹,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校实施“诗词文化育人”策略,充分挖掘教材和国学经典中的诗词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诗词润心灵”活动,营造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利用诗词文化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談谈诗词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润物无声,“诗香校园”彰显底蕴
  我校秉承“弘扬诗词文化,做善美少年”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诗香校园”,学校多次被授予“诗歌校园”的美誉。学校教师自主设计的以“诗的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长廊,使人一进校园就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感受到弥漫着诗意的文化气息。整个文化长廊分由前言部分和四个版块共同构成。第一个版块是我国古代名人故事及名言,用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去鼓励学生在求知的路上要明确目标、不懈努力,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第二个版块是我校的诗教理念,彰显着我校教师对儿童诗歌的爱好与守护,对诗教事业的敬意与虔诚;第三个版块是教师诗歌作品欣赏,教师诗歌作品彰显了我校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执着追求诗歌艺术的精神;第四个版块是学生诗歌作品分享,学生诗歌作品闪烁着生命最初的纯真,再现了儿童多彩的心灵世界:纯净、善良、新奇、温暖而又美好。四大版块图文并茂,突出我校“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诗意教育特色。
  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处悬挂着诗词挂图,这些外观古朴、内容丰富的诗词挂图无声地传递着中华文化中的真善美,使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诗词传递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教室里布置着文字唯美、画面鲜活的黑板报,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他们在诗词中品味大自然的雄奇秀美,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让他们通过诗词博大的智慧走向心灵的朴素宁静、纯洁高尚。这样,学校每一面墙壁都言说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二、唇齿生香,多样诵读净化心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记忆与理解,更让学生在浅吟低唱中感受诗歌美好的韵律与节奏,诗歌的美好情境、丰富情感在反复的诵读中展现得更为充分。学校以多种形式的诵读作为突破口和教育基础,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每天大课间的时间——上午8:20-8:30为全校“经典诗词天天诵”时间,开展全校“诵读经典文化,品智慧人生”的诵读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在校园广播的带领下诵读《论语》,结合古典的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次,晨读时间用十五分钟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学生在整齐流畅的朗读中感受诗词中的爱国精神、追求理想的坚定、田园生活的闲适、送别友人的真挚……另外,“红领巾”广播专设诗词诵读栏目,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由于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保证了诵读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开发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智力。诗文诵读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传统特色,整个校园营造出了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使校园飘溢着诗词文化的芳香。在诗香浓郁的校园里,诗词的精神魅力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翰墨飘香,书写为媒弘扬传统
  为彰显诗词美好的思想内涵,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我校将诗词文化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校每周星期五开展以“写规范字,做善美冲鹤学子”为主题的硬笔书法活动。这一活动是学古诗词和练就一手好字的完美结合: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撇一捺,是时代传承的表达;诗词里,诗情画意的一言一语,是薪火相传的神话。比赛按学生的年龄分段要求,低年级写铅笔字、中高年级写钢笔字,练习的内容以国学经典《弟子规》《论语》为题材。在活动中,学生们握笔正确、坐姿端正,表现出良好的书写习惯,所写作品笔画流畅、横平竖直、结构匀称、整体美观。
  学校还进行书法比赛,家长们亲临现场观赛,学生们那专注的神情、端正的坐姿和娟秀的字体,赢得家长们的纷纷点赞。比赛结束后,由家长代表现场评分,各学段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挑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览。通过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经典文化在墨香氤氲中悄无声息地走进学生心灵,浸润着他们的精神家园。
  四、整合资源,多彩课堂人文养善
  古诗词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人格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多方位、多角度地把古诗词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塑造其高尚品质,铸造其君子人格。古诗词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音乐和绘画的综合艺术,更是一门陶冶人、培育人的艺术。为此,我校尝试将古诗词教育与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整合,把诗词教育融入各科课堂教学中。各科教师积极挖掘每个学科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使课堂充满浪漫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中的受到熏陶感染。
  (一)搭建诗画平台,放飞艺术想象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更好地带动学生们欣赏诗歌之美,美术教师别出心裁地为学生搭建开发“诗画”才智的良好平台,掀起了诗配画的热潮,使学生在一种智趣合一的“诗画”氛围中,激发审美情趣,培养创新能力。借助“诗配画”这个平台,美术教师根据学生创作诗歌的意境鼓励他们放飞想象、大胆创作、再现生活、丰富情感,使学生诗兴大发、思如泉涌,眼前浮现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美术学科教学中通过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硬笔书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们用五彩的画笔、斑斓的颜色、简单的手工制作来演绎诗歌文化的意蕴和内涵。部分学生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缤纷了学生美丽的童年,浸润了学生善的心田。
  (二)融入舞蹈歌曲,再现美的情境
  我校尝试从舞蹈和创编歌曲的视角使古诗词焕发出新的耀眼光芒。作为诗化的舞蹈、舞化的诗歌,教师们把抽象的诗歌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入舞蹈中,诗意歌舞可以启发学生认识美、掌握美、再现美,能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性的开发,起到“健全其体魄,完善其心智”的作用。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完善,人格得到升华,在对美的追求中释放善的芬芳。
  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化的标志、中国人的内核,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立德树人”教育的文化源泉。我校以诗词传统文化熏陶为切入点,联动各学科构建教育大舞台,多方面创设诗意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张扬了学生的灵动个性,浸润了学生的善美心田。学校将继续以古诗词作为主旋律,让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善良、美好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心田。
  参考文献:
  [1]冯铁山.诗化德育的基本功能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6(03).
  [2]张建国.诗意的德育[J].教学与管理,2003(23).
  [3]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