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深化开展小学语文中的道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将道德教育自然渗透,潜移默化的发挥作用,让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学会更多的道理,明白更多的事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道德教育 综合素质
  人无德不立,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一直处于巨大的争议之中,要真正有效的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潜移默化的引导,要言传身教,这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自然渗透进去。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要求是非常明确的,要牢固树立发挥语文教学道德教育功能的基本目标,让学生不仅掌握语文语言文字的核心和精髓,而且,也要从语文的学习中,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遵循哪些规则,需要遵循哪些礼仪,从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道德教育如何有效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
  一、通过解读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来渗透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内涵自然渗透到课文当中,通过课文的学习探索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因为课文都包含着具体的事件和明确的思想目标,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入,而且容易联系到自身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育自然渗透,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包含着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的教学要以宣扬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主。要充分的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目标,扎实地推进教学的整个进程。自然渗透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避免简单的说教,而是讲道德教育,以启发引导的方式渗透进去。要在学习语文课本的时候,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荣辱观,加强光荣和耻辱的教育,让学生增强道德的内在约束。在明白道德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是善恶并存的,所以,人性需要适当的约束,需要在利己利他之间进行有效的灵活的选择和转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换作是自己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铭记于心,才能有效的用科学的思想和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就能够以积极昂扬的状态,投入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中去,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冲破阻碍,顽强的应对生活中所有的挑战,使得自己的人格趋向于成熟和完善。关于三观的教育,也可以自然的伸头到课文的学习中,在课文中有很多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这些故事说明的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学生愿意听故事,但是背后的道理,他们可能一时无法总结出来,而教师恰好可以让学生在揣摩这些故事的过程中,试着去探索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做一个思想健康心理健全的人。当然,对学生进行三观的教育,也要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发生了哪些热点事件,这些事件与学生的现实联系是否紧密?学生如何看待这样的事件发生?如何评论事件当中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这些都可以结合到语文课堂的具体内容来进行。
  三、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促进他们三观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三观发展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在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学生的三观就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的基本学科目标,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熟练的说,能够用精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诉说自己的思想和内在的情感,这些都是通过语文的学习,逐渐培养起来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表现出来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好充足的道德教育干预工作。而干预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的对话,通过家访等方式,来深入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把道德教育工作扎实的做好,自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境中,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使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扎扎实实的将道德教育开展下去,体现出小学语文道德教育的功能。作为小学語文教师要具备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升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立荣.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J].学周刊,2013,(26).
  [2]刘军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