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以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综合技能。本文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了四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分别为: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课堂延伸,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下文笔者将对其一一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了。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維,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形成核心素养,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的关系,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可以抒发阅读的感情,是阅读的表达。不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将二者分开教学,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还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改写等练习中提升语言能力。
比如在教学《春》这节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对“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些句子进行仿写,以使学生直观地学习如何在文章中应用拟人和比喻修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荷叶·母亲》是一篇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的诗,在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借代的表现手法,笔者要求学生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母亲或父亲或姐妹或朋友的爱,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二、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节课时,笔者先将学生按照学习层次分为了四人一组的多个小组,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我”的暴躁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么理解?(2)本文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义?(3)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句子,体会其深刻的含义?(4)分析第一段中叠词的作用,说说其表达效果?(5)读完文章,请谈谈《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寓意。然后,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会根据课堂时间,安排两到三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在此期间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补充,这样也可有效地碰撞学生之间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笔者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引导学生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感悟文章的意境美,体会文章的思想美,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地鉴赏文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此外,在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的过程中,为了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对于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思想感悟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济南冬天的美丽,笔者在网上收集了大量关于济南冬天的图片为学生展示,以给予学生更强烈的视觉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另外,在本文中为了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用北平的寒突出济南的暖,伦敦的暗体现济南的明,热带的热对比济南的温,充分地体现了济南的好天气。再者,为了考查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笔者结合文章内容,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即:“将‘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可以吗?为什么?”这时,学生在反复阅读这句话后表示:“没有风声,不代表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不能改。”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四、进行课堂延伸,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动力。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才能存续至今,得以快速的发展。同时,文化也是人民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和激励。正因如此,为了我国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将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学生形成必备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这节课时,为了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笔者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讲诚信的人,或者做没做过不讲诚信的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由己及人,或由人及己的产生对诚信的感悟,培养学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此外,为了丰富课堂内容,笔者还为学生拓展了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诗句,如: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就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赫伯特)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诚信的重要性,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写作素材。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仔细阅读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同时还要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专业的态度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屠丽娜.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2]杨立群.浅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性提升[J].学周刊,2019.
(编辑:张晓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