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着眼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的特点,从缺乏对毒品及相关法律的正确认识、受身边人及错误观念影响严重、学校及家庭的毒品教育意识淡薄、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提出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即要强化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综合治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加强对网络自媒体与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7-0073-03
  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吸毒人群不断呈低龄化发展态势,青少年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接触毒品,由此引发的毒品滥用与毒品犯罪数量逐年上升,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遏制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问题的蔓延,切实开展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是当前禁毒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容易走上沾染毒品的犯罪道路。为了得到购买毒品的金钱,有的采取以贩养吸的方式,诱骗身边的同学、朋友吸食毒品,有的直接参与成年人进行的毒品犯罪,或为了获取钱财进行毒品消费而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的特点
  (一)处方药及合成毒品滥用为主流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青少年滥用阿片类、镇静类药物的现象较为明显,“曲马多”“泰勒宁”及复方甘草片等精神药品在青少年群体中流传较广。为此,国家专门出台有关文件对上述具有成瘾成份的药品进行了监管,并规定了具有可卡因等成瘾成份的感冒药不得出售给18岁以下的青少年。但部分不法商家为获取利益,仍会私自兜售管制药品,且由于价格相对便宜,使得药物滥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同时,合成毒品具有兴奋、致幻效果,被越来越多的药物滥用者所喜爱和追捧,青少年合成毒品的滥用形势严峻,服用摇头丸、K粉、冰毒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来,氯胺酮类毒品在青少年喜欢光顾的各类娱乐场所中迅速蔓延,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使得青少年滥用此类毒品的现象不断发生。此外,目前新出现的“奶茶”“跳跳糖”“邮票”等新型毒品外观隐蔽且新潮,也更容易被青少年吸毒群体所接受,从而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传播。
  (二)毒品衍生犯罪问题突出
  青少年尚未具备独立人格,依赖、从众心理较强,易受犯罪分子教唆引诱,参与毒品运输、贩卖等一系列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利用网络及快递进行贩毒,并通过微信、支付宝收取毒资的行为屡见不鲜。此外,青少年吸毒人员多数辍学、离家出走或是经常在社会中游荡,缺乏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容易接触到许多负面信息或受亚健康文化的错误引导。且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很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沾染上毒瘾后,为寻找经济来源维持毒品消费,易使从单纯的吸毒违法行为演变成以贩养吸的犯罪行为,多数会将毒品贩卖给身边的未成年人以供养自身吸食毒品,少数还会在涉毒高危场所及周边从事零包贩毒活动。经济来源的匮乏还会导致这些青少年吸毒人员铤而走险,为满足自身对毒品的渴求而从事抢劫、偷盗等不法活动,从而引起了毒品衍生犯罪活动的滋生。
  (三)低龄化趋势日益显著
  由于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好奇心、虚荣心的怂恿下,有的青少年走向了吸食毒品的深渊,青少年群体中非法持有毒品、容留吸毒、零包贩毒等案件时有发生。据统计,当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青少年年龄呈不断下降趋势。截至2016年底,最小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年龄为14岁,而近两年新发现的未成年吸毒人员最小的只有7岁。16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人员多存在辍学的情况,文化程度较低,初中文化以下的占绝大多数。他们一旦沾染上毒瘾就很难戒掉,即便通过戒治脱瘾,在回归社会后也很容易受身边吸毒群体的影响,再次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关联。
  二、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
  (一)缺乏对毒品及相关法律的正确认识
  青少年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能力,对毒品的认识模糊,不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多数青少年仅知道“溜冰”“追龙”等名词,与毒品这一概念距离相对遥远。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为偶尔尝试一下不会成瘾,从而使其踏出了毒品违法犯罪的第一步。同时,青少年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对与毒品相关的法律知之甚少,不知道自身行为已经触犯国家法律的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丝毫没有意识到吸毒、贩毒将遭受法律的惩处,這着实令人惋惜。此外,毒品犯罪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会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吸引一些缺乏正确思想观念、好逸恶劳的青少年为了获取金钱享乐而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
  (二)受身边人及错误观念影响严重
  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期,身边朋友对其性格形成与行为产生的影响程度较大,若结交到品德不端的损友,则极易受其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特别是遇见身边人有吸毒人员的情况时,由于自身还不成熟,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也不够,从众心理易使其因为交友不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同时,一些毒品犯罪分子也会假装成好友,引诱教唆青少年吸毒,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下线,以赚取贩毒收益。除了交友不慎之外,一些错误观念也会影响青少年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例如,一些女性青少年认为吸毒可以减肥,因爱美之心作祟而接触毒品。也有一些青少年受欧美国家大麻合法化的影响,认为吸毒行为很“酷”、有面子,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取向,从而开始接触毒品。还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青少年,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而通过金钱物质对其进行弥补,从而造成其物质条件丰富,但是内心缺乏关爱,往往会尝试各种流行的娱乐方式,以慰籍内心因为缺乏父母关爱而产生的空虚感。并由于渴望他人的关注,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博人眼球,从而提高了沾染上毒品的几率。   (三)学校及家庭的毒品教育意识淡薄
  目前,学校及家庭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与专业课成绩重视程度较高,而忽略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与人格教育。有些学校往往忽视德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及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甚至有的学校认为,过早的向青少年开放毒品预防教育课程,反而会使其产生好奇心而开始接触毒品,对于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畏难情绪。父母也经常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对其身边朋友圈漠不关心,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同时,父母离异、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暴力的教育方式也会使青少年缺乏家庭归属感。这些因素导致当今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不良,又无处释放,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而毒品能够使人产生幻觉与兴奋感,短暂忘掉现实的烦恼,因此,许多青少年为了逃避现实压力寻找轻松感和存在感而接触毒品,进而走上涉毒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青少年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方式了解外界的信息,由于青少年的人格尚不健全,网络上的一些负面因素容易对其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各种社交APP、网络平台的出现,有的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结交了一些社会不良人员,在这些人的鼓动下接触到毒品。更有一些涉毒违法犯罪人员利用网络自媒体公然宣传毒品、直播吸毒,特别是个别公众人物缺乏自律性,吸毒事件屡见不鲜,产生了极为负面的示范效应,使青少年容易受这些负面因素影响而进行吸毒。同时,青少年喜欢光顾KTV、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这些场所里的人员鱼龙混杂,不乏道德品质败坏者与违法犯罪分子。有些娱乐场所的业主更是为了谋取私利而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甚至与贩毒分子勾结,组织吸贩毒活动。导致青少年在这些地方接触毒品的几率增加,并受贩毒人员诱骗参与到毒品犯罪活动之中。
  三、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
  (一)强化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综合治理
  青少年涉毒犯罪活动的主要诱因多是受到他人引诱、教唆,为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我国刑法针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从事毒品犯罪行为设置了加重处罚的情节。执法部门应当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过程中依照有关规定,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及容留未成年人吸毒的个人予以嚴厉惩处,并注重对毒品犯罪涉案财物的追缴,减少“以毒致富”的不良示范效应对青少年的影响。同时,青少年吸毒违法行为的开始多是基于药物滥用,并形成了依赖性。执法部门应当联合医疗部门加强对国家精麻药品的管制,避免成瘾性药物流入青少年群体,以减少青少年药物滥用行为的发生,进而避免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此外,还应与卫生、民政、文化、教育部门共同落实涉毒青少年的戒毒治疗、康复与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构建适合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特点的戒毒治疗、康复模式,在药物戒断的同时,注重对其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吸毒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在其脱毒后联系能够容纳青少年吸毒人员的学校或公益组织,帮助青少年吸毒人员建立风清气正的社交环境,脱离以往不良的社交圈,以防止复吸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戒毒机构的管理建设,将青少年吸毒人员与进行强戒的吸贩毒人员隔离治疗,防止青少年受其影响而走上涉毒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体,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建立长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机制。在加强禁毒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切实丰富禁毒课程的内容建设,增加毒品种类、成瘾性、危害等方面的知识普及,而不是仅停留在“虎门硝烟”“鸦片战争”等禁毒历史的讲授上。同时,增强专业教育队伍的建设,定期聘请禁毒部门的专家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组织戒毒人员来校进行“现身说法”,使青少年深刻了解毒品以及国家相关法律常识,进而远离毒品危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禁毒宣传教育展示室,在室内利用广播、媒体及事物展览来演示毒品所带来的危害,并定期安排学生参观学习,接受教育。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应当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与精力,建立心理辅导室,及时了解问题学生心理,制定针对性辅导方案,使其尽快回归正确的道路。同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远离毒品起着关键作用。作为预防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与言传身教,都最大限度的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发育。父母应做好表率,对青少年进行合理、恰当的教育与引导,及时留意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对于不当行为加以正确引导,而不能一味溺爱,使其放任自流。还应着重培养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特别是涉毒重点地区的家庭,父母应选择合适时机对其进行禁毒教育,劝诫其子女远离毒品。家庭与学校之间应当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共同组织毒品预防教育基地的参观访问等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强化校、家合作,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无毒环境。最后,社会层面应加大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与法律普及工作力度,着力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利用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生动的禁毒教育宣传,着力推动社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据调查表明,也有一些青少年走上毒品犯罪的所谓理由是为帮助父母改变家庭困难状况,所以,应将脱毒与脱贫相结合,给予离异家庭与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关爱与帮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对网络自媒体与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
  应针对青少年经常涉足的网络与娱乐场所环境进行清理管控。一方面,建立更为完善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部门的监管技术,及时发现网络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并予以严厉打击,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查处传播网络文化垃圾的行为,并注重向青少年推广正确的上网习惯,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应提高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打击娱乐场所遮掩下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对经营、服务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严厉处罚有容留吸毒行为的娱乐场所经营人员,规范娱乐场所的涉毒上报程序流程,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娱乐场所,尽可能将毒品与青少年隔离,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马鸣.论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现状与对策[J].黑河教育,2016(12).
  [2]陈新宇.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07(13).
  [3]莫关耀.重视并解决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J].人民法制,2018(22).
  作者简介:黄尚(1987—),男,辽宁沈阳人,硕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学系教师。
  (责任编辑:冯小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