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内源式、外源式和合作式这3种中小企业获取新技术的路径;探討了新技术、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资源这3种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解析了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资源因素这3种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从事塑料钢模和注塑件制造的G公司的技术创新历程,并依此提炼出了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将原有技术寻求新的运用、将多种原有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将新旧技术混合成新的应用、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提出了培育核心技术和能力、推行标杆学习积极创新、激发技术创新能量、科学规划创新资金、开展协同创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3-73-6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3.012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但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自有资本不足、人才短缺、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短板。中小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1]。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获取新技术的主要路径、技术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剖析G公司从一种关键技术上点的突破,到产业链上线的连接,再到推进关键技术在价值链层面提升的案例,提出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相关因素分析
  1.1 获取新技术的路径分析
  1.1.1 内源式路径。中小企业获取新技术的内源式路径,是指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资源获得新技术,主要有自主研发和非契约式仿制。自主研发是指中小企业用自有资金和人力资源,自主进行研究开发,这种策略需要企业投入的自身资金最多,风险也最大[2-3]。实施这种策略,企业可完全掌握创新进度,独享创新成果,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企业需要完全承担技术创新失败带来的风险。非契约式仿制是一种从公开信息中获取技术的可行方式,包括从专利公报所披露的技术信息、从技术研讨会或技术出版物所获取的技术信息以及将一些新产品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从中模仿的技术信息等,以利于企业的研发工作。这种策略投入资金最少,风险也最小,但可能会与其他企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1.1.2 外源式路径。中小企业获取新技术的外源式路径,是指企业主要依靠外部资源获得新技术,主要有并购技术公司、技术授权和购买技术[4]。
  并购技术公司是指中小企业直接并购某家技术公司,取得该公司拥有的技术,包括与技术有关的所有专利、文件、人才、设备等。中小企业用这种策略虽然可快速取得新技术,但也应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两家公司企业文化是否能相互融合的问题。这种策略一般应用在对小型技术公司、个人设计工作室等的并购。并购其他技术公司虽能够快速获得新技术以及被兼并方的市场及相关资源,但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并购的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企业文化、人员安置等问题。技术授权是指中小企业(被授权者)与某种技术的原发明者约定,付给发明者一定使用费,根据双方的约定获得这种技术的使用权,但是没有所有权。购买技术是指中小企业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直接向技术出售者购买某种技术[5]。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得到想要的技术,缺点是企业通过购买而获得的技术是不全面的,这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
  1.1.3 合作式路径。中小企业获取新技术的合作式路径,是指企业主要依靠与外部的单位或个人合作获得新技术,主要有合作研发、委托研究和聘用技术顾问[6]。
  合作研发是指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共同承担研发某项新技术所需的经费,共同承担创新的风险,共享研发的成果,这可视为内部自主研发方式的一部分。一般应用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力无法负担,或技术能力无法单独完成的较大型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单位能够使用的共同资源较多,可以一起承担失败的风险,而且研发速度快,但也存在自身技术情报被对方窃取的风险。委托研究是指中小企业将整个技术开发工作,以合约方式支付一定的开发费,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委托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进行研发。委托研究付出的资金较少,中小企业的相关人员可以参与研究。聘用技术顾问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聘用技术顾问的方式,从技术顾问个人手中获得有关技术的信息,或由技术顾问来帮助企业开发新技术。这种策略常用于开发周期较长的新技术开发项目,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的技术支持,但要考虑到这样的技术大多是落后或过时的二手技术[7-8]。
  对于上述获取新技术的3种不同的路径,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技术需求的特点来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跟风,效仿他人。
  1.2 技术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
  1.2.1 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当中小企业决定进行某种技术创新活动时,常因严重缺乏对这种创新技术的发展信息而失败。例如,其他地区企业的这种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或这种技术已被其他更新的技术所取代,而中小企业却因对这种新技术的信息掌握不足,将已被取代的旧技术当成新的技术进行研发,浪费了企业的研发资源。而当一种新的技术正处于萌芽期时,其相关的配套技术尚未成熟,其应用在市场上也并未取得共识,此时中小企业如果贸然研发该技术,受到企业规模不大、在市场的影响力有限、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成果往往无法成为市场的主导设计,而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牺牲品。为了避免以上两种新技术方面的风险,中小企业除了不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处于技术萌芽期的高风险技术领域外,更应及时通过行业协会、各种产业技术公报、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属各类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了解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降低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1.2.2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往往以经济效益为出發点来看待新技术本身,忽略了市场真正的需求。例如,研发出来的产品是好的,但价格却高到顾客无法接受;或者企业并未考虑到新产品与市场现有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导致客户想使用新产品时,必须大幅度改造或抛弃原有的工艺设备,让顾客在购买新产品时,因转换成本太高而产生疑虑。以上情况都是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必须考虑的市场是否接受的不确定性因素。为了有效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考虑每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情况,并将顾客的使用习惯和转换成本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考因素。
  1.2.3 企业内部资源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内部资源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一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受阻的原因。例如,研发资源投入不足、高素质科技人力不足、产能规模与市场影响力不足、核心能力的累积程度不足、产品技术的完整性不足及创新成果容易被跟进大企业所夺取等。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使研发活动中断、好的创意或关键技术外流,都可能导致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失败[9]。
  整体而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新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的不确定性等。虽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或降低生产成本,但任何的技术创新活动最终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实现了市场价值才算是成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更应以市场为导向,清楚市场需要哪些技术、国内外现有的技术水平如何、主要的竞争对手在哪里、自身的优劣势如何等,并且通过产业技术分析,预测市场走向,才能将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10]。
  1.3 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考量因素
  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中小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得以持续发展,但企业面临着创新多种的不确定性所带来风险。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小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策略时需要考量三类因素,现分析如下。
  1.3.1 技术因素。企业进行自行研发或通过外购方式取得新技术,必须首先对这种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要点如下。
  一是新创技术的成熟度高低与企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技术成熟度越高,技术预测的准确度越高,风险越低,技术研发成功率越高;对研发所需的成本、时间的预测就越准确,研发的周期也越短。但相对地,创新的投资报酬率较低。技术不同的成熟度,代表着不同的风险程度。选择研发战略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程度。
  二是新创技术的独享性程度。技术独享性是指企业掌握这种新创技术后,难以被模仿者跟进分享,以确保其创新的利润。新创技术独享性程度高,代表这种技术不容易被竞争者所模仿,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与利益。当某种技术的独享性程度越高时,就越值得企业投资研发。
  三是新创技术与企业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当新创技术与企业现有技术兼容度高时,开发这种技术可将企业现有技术进行延伸,而不需要另行从外部购买,所需投入的成本费用将降低。如果需要外购新技术,企业不一定能够以付得起的价格买到,即使能够买到,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过程也不一定能成功。
  1.3.2 市场因素。企业新产品的市场定位有以量取胜的大众市场和以差异化、定制化为价值取向的小众长尾市场。大众市场需求总量大,市场推广成本低,但容易引起大企业的关注,大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和营销资源加入大众市场,使中小企业陷入竞争激烈的环境。一般而言,大众市场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高,因此,新产品必须重视成本的控制,不需要做到技术层面的“最好”,只需要做到使用层面的“足够好”即可。小众市场需求总量小,顾客开发难度大,但可以凭借独特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创造出新需求,还可以凭借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获得较高的利润。市场的特征决定着企业取得技术的紧迫性。当企业急需某种技术时,为节约时间成本,使用外购方式将比自行研发完成速度快,企业将倾向于以外购的方式取得技术。
  1.3.3 资源因素。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企业要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可能获得的外部资源,特别是现金流,能否支撑企业完成创新活动。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较高时,表示其资金和市场资源比较雄厚,可以投入较多资金进行自主研发,并可获得供应商和用户的大力支持。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也是企业选择创新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当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较强时,企业会倾向于采取自主研发的方式;反之,企业自身研发力量弱,就只有倾向于外购技术或委托外单位研发。
  2 G公司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以自有核心技术为突破点,培育在某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开发产业链相关产品的技术,沿着产品线延伸自有关键技术;将核心技术应用到其他产业,推进关键技术在价值链层面的提升。从点的突破到线的延伸再到面的提升,这是一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技术创新策略,这种策略的每一次创新活动都是以原有核心技术为基础,创新风险相对较小。对于自身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G公司的成功案例可以诠释这一较低风险的技术创新策略。
  2.1 公司背景
  1997年,G公司成立时的主要业务是各类通讯产品如电话机、传真机、投币电话等的塑料外壳注塑钢模设计与制造。2000年,为满足模具部门现有客户需求,成立注塑成型部,开始制作塑料注塑件。产品除原有的通讯产品外,扩展到计算机面板、键盘等的塑料外壳。2002年,并购了一家小型设计公司,成立了产品设计部,专门为客户设计各种塑料注塑件的外壳和内部塑料零件。2003年,产品设计部与钢模制造部全面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D、CAM)。2004年自主研发的投币式电话外壳及零部件上市,且在市场畅销,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2007年进入LED应用产业,研发生产LED 灯具的光学灯罩与LED散热模块等零部件。2017年公司员工18人,年销售收入约为2 800万元,是我国典型的中小型企业。   2.2 核心能力
  从G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几乎都是沿着现有业务的市场需求做产品链延伸方向的技术扩张。主要的核心能力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2.1 塑料钢模设计制造。这是G公司赖以创业的基本核心能力。塑料钢模不是最终端的产品,却是注塑件精密加工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各类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下,一种新的电子产品能否迅速推向市场,在市场抢占先机,塑料钢模的质量、寿命和设计制造速度是关键影响因素。
  2.2.2 注塑件精密加工。G公司凭借在塑料钢模领域的专精优势,以现有塑料钢模的客户为基础,凭借自己设计制造塑料钢模的服务与成本优势,进入注塑件精密加工。这项新业务成了该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2.2.3 注塑件设计。电子产品注塑件的外观和结构设计,在我国本来都是由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主导。但近年来由于国内专业设计人才缺乏以及降低成本的考虑,一些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将此业务外包。G公司的一些客户也有这样的需求。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G公司进入注塑件设计领域,成为有能力完成整个电子产品零部件加工生产的配套企业,包括从注塑件设计,到塑料钢模设计制造,到注塑件精密加工。完整的设计加工配套体系,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研发成本和交易成本。当G公司拥有上述3种核心能力之后,业务量也逐渐增加,经营绩效明显改善。
  2.2.4 光学组件设计制造。自2000年以来,LED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其省电、寿命长的优势有取代其他光源的趋势,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到交通信号灯、路灯、室内照明等照明及显示设备。G公司觉察到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进入与LED相关的透明塑料光学镜头领域,进行LED散热模组及机构零部件的研发,是国内这一领域的早期进入者,且已进入量产阶段。透明塑料光学镜头、LED散热模组及机构零部件的成功研制,真正让G公司进入为客户开发、制造和营销光学零部件的新领域。
  2.3 G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2.3.1 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任何一家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面对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应慎重选择进入时机,千万不可将资源过多或过早投入到市场需求不明或技术尚在萌芽期的创新活动,以免有限的资源耗尽却没有产生创新成果。
  2.3.2 將原有技术寻求新的运用,实现核心技术在关键点上的突破。G公司从塑料钢模设计制造起家,创业初期协助通讯设备公司设计制造各类电话机、传真机,以塑料钢模为主要业务,而后以这种核心技术为基础,逐步涉入家电、个人电脑、通讯产业和光学零部件等的塑料钢模设计制造。2000年G公司在进入注塑件加工技术领域时,在不脱离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为现有的通讯行业客户制造各类通信产品的机壳等,再逐步进入家电、办公设备、个人电脑和光学组件等的加工领域。这些都是原有技术在市场中寻求新的运用。
  2.3.3 将多种原有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沿产品线延伸核心技术。高功率LED所产生的高温不但会破坏外壳零件的强度,也使LED光源的镜头快速失效。这就产生了对高性能耐热塑料光学镜头和透明塑料外壳的需求。LED光源所用的光学镜头和外壳都是塑料材料,也属于精密注塑件。G公司的原有技术可以应用到这个新的领域。
  2.3.4 将新旧技术混合成新的应用,使关键技术在价值链层面提升。如何有效应用物理光学折射现象,导引LED的光源成为各种规格的光分布,是光学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也是LED发光二极管应用产业的技术难点。一般是在透明工程用PC塑料材质的镜头上,制作各种角度与纹路,造成光学折射现象来改变光的路径,达到各种规格的光分布。其技术困难在于光学的路径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中除了有精密模具的设计制造、精密成型原有旧技术之外(自有关键技术),还加入了设计光学分布的新技术,使新旧技术混合成为新的应用。这是在价值链层面上提升了自有关键技术的价值。
  2.3.5 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G公司属于中小企业,本身拥有几种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但面对市场的需求与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尚无法独立完成较高难度的技术创新活动,经常需要整合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协同创新。G公司同样也是被整合的对象,提供自身的核心技术,协同其他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而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相辅相成,共享其利。例如,G公司在研发LED散热模块时,本身并不具有铝冲压件与阳极处理、喷耐高温漆等技术,是通过模具行业协会与拥有相关技术的中小企业一起协同创新,由G公司主导完成;当其他企业从事LED室内照明相关产品研发时,G公司也提供光学设计方面的核心技术,协助完成灯罩组件的开发。
  3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建议
  3.1 培育核心技术和能力
  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应先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单项技术,使其成为行业的领先技术。这个阶段是培育中小企业核心技术最困难的时期,却又关系着培育核心技术的成败。掌握单项核心技术之后,中小企业就可以分析市场需求,在适当的时机培育与原有单项技术相关的技术和能力。从点的突破,到线的连接,再到全方位的技术创新,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技术和能力。
  3.2 推行标杆学习,积极创新
  中小企业应推行标杆学习,效仿其他技术创新业绩优秀的中小企业的做法。例如,学习中小企业创新奖获奖企业,积极参与同行或本地区相关技术研讨会,营造技术创新的组织氛围,建立创新绩效导向的激励机制。此外,可积极与客户或供应商保持密切的协作关系、参加国内外相关展览以及加强与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交流等。这些活动除了可以开发潜在客户之外,更能收集到产业动态、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可以为公司应对未来技术变革提供参考。
  3.3 激发技术创新能量
  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投入。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应借助学术机构的研发能力协同创新,采取技术转移的策略,再自主改良创新,培育自身的核心技术和能力。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的方式,激发自身的技术创新能量,降低创新的失败率,实现创新的目标。中小企业普遍有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系统不完善、专有技术被替代的可能性高等问题,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扩张销售渠道、掌握市场及行业信息、建立高效实用的知识库,通过管理或工艺上的创新,节约时间与人工成本。   3.4 科学规划创新资金
  长期和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中小企业应做好长期资金投入规划,编制年度预算时要提取固定比例的资金专用于技术创新活动。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充裕的资金,财务管理水平也不高,企业更应对创新活动所需投入的资金规模与预期收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做好可行性研究,这样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并增强投资者的意愿。同时要善于利用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政策,并主动联系风险投资机构,积极拓展资金的外部来源。
  3.5 开展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专有技术等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比较可行的策略是与其他相关的中小企业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分担技术创新的费用与风险,分享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一个机动性高、成本低、效率高,足以与大型企业相抗衡的协同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1] 洪闯,李贺,祝琳琳,等.国内开放式创新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J].现代情报,2018(6):167-173,179.
  [2] 王海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2018(2):11-13.
  [3] 林良,童金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创新科技,2017(8):13-15.
  [4] 李丽菲.“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8(7):25-27.
  [5] 侯亚蒙,郑书仪.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160-161.
  [6] 毕克新,郭文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外比较[J].中国软科学,2004(1):93-98.
  [7] 陈晓红,马鸿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成长性影响:科技型企业不同于非科技型企业?[J].科学学研究,2012(11):1749-1760.
  [8] 佚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M].2001.
  [9] 樊杰.中小企業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C]//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10] 张赤东,郑垂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SWOT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06-109.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ree ways of acquiring new technolog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dogenous, exogenous and cooperative ways. It discussed the uncertainty faced by three kind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 market demand and enterprises’ internal resources, and analyzed the three factors of considering to choo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market and resourc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G company, which is engag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plastic steel mold and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es were refined, that is,  innovating according to market demand; seeking new applications from existing technologies; applying multiple original technologies to new areas; mixing old and new technologies into new applications;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and other SMEs innovation strategy. It als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building core technologies and capabilities; promoting positive innovation in standard learning; stimul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ergy; planning innovation funds scientifically; and carrying ou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