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三车道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法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工程中常出现隧道断层破碎带的问题,在工程设计施工的研究中,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岐山特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结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总结出影响断层破碎带围岩稳定性的原因,并采取关键的改善措施,对隧道断层破碎带不同地质情况进行研究,选用不同的相应施工方法,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项目进度目标。
关键词:隧道 断层破碎带 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3(c)-0027-02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岐山特长隧道地处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与涵江区庄边镇交界处,为双洞六车道,设计时速100km/h,是湄渝高速公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该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最大埋深600多m,隧道全长8041.5m,进口端施工任务为3300m。隧道采用进、出口端同时掘进。
1.2 地质情况
岐山隧道进口端围岩主要以凝灰质砂岩为主;隧道的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穿越8处断裂构造及挤压裂隙密集带,岩爆易发生段1处。
2 隧道前期施工段的综合分析
2.1 开挖工法
(1)岐山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质主要为全风化-中风化凝灰质砂岩,V级围岩,为确保安全进洞,现场采用了双侧壁导坑开挖法进行施工,辅助以大管棚、小导管和砂浆锚杆超前支护,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但工序转换频繁,速度较慢,且成本较高。
(2)隧道进入深埋段Ⅳ、Ⅴ围岩,由于双侧壁导坑开挖法、CRD开挖工法施工速度较慢,且岐山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工期紧迫,经四方代表详细的讨论及研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同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Ⅳ、V级围岩可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之后采用台阶法在施工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规范相关要求进行,包括:循环进尺、控制爆破、台阶长度、支护参数等进行严格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可控[1]。
2.2 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
岐山隧道进口端设计断层破碎带共8条,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一条断层破碎带:F210断层,里程K76+340,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全风化凝灰质砂岩为主,较坚硬岩,局部较破碎,地下水以点滴状出水,整体自稳性好,现场加强超前支护,该段顺利度过。
(2)第二条断层破碎带:F210A断层,里程K76+528,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局部较破碎,地下水以点滴状出水,整体自稳性好,现场加强超前支护,该段顺利度过。
(3)第三条断层破碎带:F211断层,里程K77+064,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局部较破碎,整体自稳性好,左洞左拱腰揭露断裂带及充填物,涌水量较大,水量约为2000m3/d,现场启动应急预案,水泵、排水管道、移动接力水箱等抽水设备配备齐全,及时进行了排水,四方代表现场勘察,结合地质预报信息,为防止发生突泥情况,该段增加了洞内中管棚施工,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系数,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该段平稳度过,且无安全质量事故[2]。
(4) 第四条断层破碎带:F212断层,里程K77+129,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局部裂隙稍发育,地下水以点滴状出水,整体自稳性好,该段顺利度过。
(5)第五条断层破碎带:F212A断层,里程K77+522,現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发育,以涌流股状出水,出水量约为40m3/h,整体自稳性一般,该段顺利度过。
(6)第六条断层破碎带:F213断层,里程K77+869,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较发育,以淋雨状出水,整体自稳性一般,该段顺利度过。
(7)第七条断层破碎带:F214断层,里程K78+441,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不发育,以点滴状出水,整体自稳性一般,该段顺利度过。
(8)第八条断层破碎带:F215断层,里程K78+998,现场施工实际地质揭示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流纹岩为主,较坚硬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不发育,以点滴状出水,整体自稳性一般,该段顺利度过[3]。
以上8条断裂带施工过程中,第④~⑧号断裂带均采用全断面法施工,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度过。
2.3 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
岐山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在不良地质下隧道施工中防坍塌和防突泥涌水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本隧道由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在已完成段落的实际地质情况与超前地质预报的数据信息来看,判断基本一致,对现场施工充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尤其在进入断层破碎带地段之前,通过TGP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以及超前水平钻探,四项技术措施综合判定,提前预防,且采取了有效的应急措施,使每处断层破碎带安全、平稳度过[4]。
3 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岐山隧道进口端已完成段的地质情况,该隧道深埋段Ⅳ、Ⅴ级围岩基本均处于断层破碎带地段,岩体风化程度多为中风化-微风化,强风化以及全风化围岩相对少见,整体安全系数较高;为保证安全、质量,同时考虑工程进度,Ⅳ、Ⅴ级围岩断层段施工方案按照以下三种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3.1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一般地段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一般地段指围岩主要以中风化-微风化围岩为主(石质围岩),节理裂隙较发育,自稳性良好,无地下水或以点滴状出水,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已准确判断无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在超前支护施作到位的前提下,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 3.2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较差地段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较差地段指围岩主要以中风化-全风化围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体已无法自稳,地下水以点滴状或流水状的承压水出现,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反映可能出现涌水坍塌等地质灾害,在超前支护施作到位的前提下,全断面开挖已无法确保施工安全,立即进行工法改变,将全断面开挖改为台阶法施工,根据现场施工安排,可选用上下台阶或三台阶施工,但考虑开挖台架频繁改变,优先考虑三台阶施工(可不用开挖台架),且较小的临空面有助于施工安全、减少坍塌可能。
3.3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特殊地段
Ⅳ、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特殊地段指围岩主要全风化围岩为主,岩体基本为夹泥的松散破碎体,或断层完全揭露,岩体已无法自稳,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反映即将可能出现较大突泥、涌水坍塌等地质灾害;经现场判断,全断面、台阶法开挖已无法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存在较大隐患,此时应立即改变工法,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双侧壁导坑开挖、CRD开挖法或CD法严格进行施工[5]。
4 断层破碎带(石质围岩)全断面施工关键性措施分析
4.1 超前地质预报
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红外线探测仪探测地下水情况,对于初步判断不良地质段和设计勘探资料标示的不利地质地带,采用水平地质钻探验证确定。
4.2 超前支护
在原设计超前支护的基础上,由于断面较大,超前可加强采用双排ф50小导管超前支护。对深孔注浆后的岩体裂隙再次进行加固,确保围岩的总体稳定性。
4.3 短掘進开挖
Ⅳ级围岩每次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2.1m左右;V级围岩每次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1.4m左右,并根据围岩实际情况结合监测数据确定进尺量。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微震控制爆破,加密周边眼间距,及时调整最小抵抗线及相对距,减少装药集中度,减小因爆破对围岩的震动。
4.4 初期支护及时,仰拱、二衬紧跟,快速封闭成环
出碴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及时施工仰拱。仰拱与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5m内,二次衬砌离开挖面控制在50m内[6]。
4.5 加强监控量测
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及开挖方法,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 结语
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中,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及特殊性,并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方法的选择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因此,经过对施工方案的比对分析研究,优化施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并能有效提高施工进度效率,对于地质复杂、工期紧、压力大的控制性工程施工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云刚.软岩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法比选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1):157-160.
[2] 卢杰.断层及破碎带隧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18(6):181-182.
[3] 李铁锋.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5):53-54.
[4] 李凤岭.穿越断层破碎带铁路隧道施工与监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38(2):17-25.
[5] 王猛,苏卫强,吕苑,等.加固措施对富水断层破碎带隧洞围岩稳定的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16(2):200-204.
[6] 田晓峰.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快速封闭成环施工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5):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