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演示实验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演示实验
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所以,信息技术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一、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科主要研究是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
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在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规范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但是可以利用多媒体弥补以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这一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认识不够,从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在演示实验的优越性。我校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全部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以满足教学需要。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艺术性
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可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1、验证式实验——先授课后实验。
2、同步式實验——边授课边实验。在“显微镜构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显微镜实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一一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和深刻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3、探究式实验——先实验后讲授。
三、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的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左右。因此,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讲授生物学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传授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
利用多媒体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科学事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正由于演示实验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全局性。为此,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授意学生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没有充足实验仪器或实验材料时,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直观、规范的实验操作。
总之,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认知材料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方法和思想的获得,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厉燕.多媒体技术在当代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2):295.
[2] 王瑞.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35):186.
[3] 李隆.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875.htm